局面瞬间逆转。朱由校面对的不再是一团糟地大明。他自然兴奋。也更有动力做个合格的皇帝。
但朝中也有不少人对李彦上报的战果表示怀疑。有些人即便是怀疑。也不会说出来。熊廷弼则不然。他当着朱由校地面。直接质疑战报上那些数字的真实性。
有人反对就有人支持。朝堂上居然为了这件事吵起来。最后还是孙承宗站出来说道:“微臣以为。镇江大捷。当无疑问;金州之战。也定然是复辽军得胜。至于是不是斩首三千余级。可让天津巡抚毕大人勘明再奏。至于镇江、金州之战的详情。臣以为可令登莱巡抚陶朗先前往金州。并遣人往镇江查勘。待勘明以后。再论功行赏。”
满朝君臣。说到对李彦最了解的。恐怕还是孙承宗。孙承宗看过两份战报。就细节来说。他甚至觉得镇江之战的水分更大。反而是战果让人不敢相信的金州之战。其战术思路清晰。若是真的发生。倒十之八九是真地。
孙承宗此话。也算是持平谋国地稳重之策。不过也有人提出不满。认为勘明首级。就应该立即封赏。若是战报属实。这将是大明在辽东的一次大胜。应当重赏。不能寒了将士们地心。
最后。还是朱由校拍板。决定勘明首级。若确实斩获三千余级。立即重赏。
“若三娃果然得胜。朕要在金州独立建镇。以三娃巡抚辽东。王化贞巡抚辽西。东西同时着力。以期早日克灭建奴。”朱由校欢喜地笑道。他虽然觉得有些大臣分析得很有条理。一战斩首三千级似乎不大可能。不过出于对李彦的信任。朱由校还是选择了相信。
“臣、仍然以为。金州难守。”朝堂之上。也只有熊廷弼这个倔强的家伙。还会在朱由校面前。提出不同的意见。
“若李大人在金州。确实击败了建奴。如战报上所说。以一万对一万。斩首三千余。俘虏三千余。臣敢请万岁免去微臣之职。以李大人为兵部尚书。经略辽东!”熊廷弼脖子一梗。大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