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决战198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合纵连横 二(4/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根又按动了通往国防部长的电话按钮,虽然此时国防部长已经乘专车离开了宅邸,正在前往白宫的途中。但是几秒钟之后,听筒里还是传来国防部长卡斯珀.温伯格那似乎拥有充满着平静和理性的声音:“总统先生,作为二级危机的应对措施,参谋长联席会议已经决定:把武装部队的警戒状态自动升格到二级战备。”

    “根据目前的态势来看,这似乎是唯一的选择!”虽然同样曾经服役于美国陆军,但是和对前国务卿黑格的态度截然不同的是,里根和自己的这位国防部长关系很亲密。尽管温伯格在1982—1983年的黎巴嫩问题上,站在了里根的对立面,但是最终事实证明温伯格对于谨慎使用美国军事力量的见解是对了。

    里根起用在尼克松政府中任卫生、教育和福利部长期间因为大刀阔斧地削减政府财政预算而得到了“大刀卡普”之称的温伯格,本意是借助于他的管理才能,挥舞这把“大刀”使国防部精简一些人,当然同时也会使它更有力、效率更高。因此虽然曾经在二战之中担任过麦克阿瑟的情报官,但是毕竟只在美国陆军之中呆过4年的温伯格在进入五角大楼之初,还是召来了众多怀疑的目光。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温伯格成为美国历史上立场最为强硬的国防部长。和里根一样,温伯格同样主张以强硬姿态对抗苏联,反对美苏缓和。因此在其上任之后,温伯格除了推行了大规模军事扩张计划,大规模发展包括隐形轰炸机和MX型洲际导弹在内的战略进攻力量以抗衡苏联。温伯格更为提高美军工资和福利待遇做了不少工作,由他领导制订的提高军人工资计划有效地减少了越南战争之后中级军官从军队的流失。这把曾经在民政机关之内,用来削减政府开支的“大刀”,反而成为美国军队的“金主”,经温伯格之手的流入五角大楼的军费在短短的3年之内已有一万亿美元之巨,这多少或许是里根本人也始料未及的。

    而也正因为为军队申请到了大笔的经费,美国军队的领导层和国防部长办公室在越南战争后终于在战略和政治指导上开始趋于一致了。不过虽然美国军队在温伯格的手中经历了越南战争之后脱胎换骨的巨变,但是他本人却并不赞成在海外滥用武力。从上任之初,温伯格不同意把使用武力或者武力威胁作为施加政治高压的手段。在温伯格看来在美国决定动武之前,必须需要六项“测试”:

    首先美国不应轻易在海外用兵,除非美国或者其盟友的重大国家利益处于危机之中。其次如果一旦决定出兵,就应全心全力地力求获得胜利。当然如果确定要向海外派兵,必须要有明确的政治与军事目的。必要时,欲达目标和投入兵力(数量与规模)之间的关系必须不断地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而且在海外用兵前,必须先在国内获得广泛的民意与国会支持。最终武力的使用必须是最后手段。

    因此在中国所出现的危机面前,温伯格虽然提升了美国武装力量的战备等级,但并不打算立即介入其中。“总统先生,尽管我已经命令第七舰队的主力在西太平洋进入高度戒备,但是在局势明朗化之前,我还是不赞成立即采取任何形式的军事行动。”温伯格平静的回应着总统的焦虑。

    “那么苏联军队在其他方向有什么新的动向吗?我是说除了海军之外还有其他的异动吗?”里根知道要说服象温伯格这样意志坚强、争论中决不后退的人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而这两点,他目前都不具备。“根据相关报告,红海军目前还没有明显的异动。国家安全局的侦察卫星仍在紧密监控着莫斯科方面北海舰队、波罗地海舰队和黑海舰队在大西洋正在进行的联合军事演习。”温伯格略微迟疑了一下回答道。

    “谢谢,那详细的情况等见面再谈吧!”里根无奈的放下了电话,转过头与已经从床上坐起身来有些诧异的看着自己的南希苦笑着说道:“战争永远在我们就要忘记它的时候突然造访。”拉开窗帘,透过白宫二楼的阳台,里根可以俯视到白宫草坪上正枝繁叶茂的植物。远处如长剑一样指向天空的华盛顿纪念碑,其尖细顶端在早晨阳光的照射之下闪耀着奇异的光泽。里根可以想象从其很多和他肩负着一样使命的人曾在窗边喃喃自语的祷告道:上帝保佑美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