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决战198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合纵连横 二(2/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有了一位真正的“中国通”。

    刚刚进入80年代的美国,除了要面对苏联的步步进逼之外,还深受高涨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经济成长迟缓的困扰。而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和随后爆发的人质危机,更令美国本土加油站前大排长龙。瞄准着竞选对手—卡特的这些弱点。在经济问题里根不乏幽默的说道:“我告诉你们,我不能使用萧条这个字眼。让我来告诉你们这些定义,经济的衰退是指你的邻居失了业,经济萧条则是指你也失了业。而经济开始复苏指的则是—卡特已经失业的时候。”而在电视辩论之中,里根更对卡特施以致命的一击:“你觉得你现在的生活比四年前要好吗?”

    最终在1980的大选之中,里根以比卡特获得多出10%的选票而取得了压倒性胜利,里根囊括489张选举人票,卡特则只获得49张。虽然在1981年1月20日的就职仪式上里根表示:“政府并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它本身就是个问题。”使得大多数美国人以为他会裁减政府工作人员或者裁军,但是最终里根采取的经济政策却与人们的预期大相径庭。里根进入白宫时,全国有280万名联邦公务员,而在他的第一各任期接近结束之时却增长到了近300万。

    当时美国经济处于所谓的滞胀—几乎停滞的经济发展和高通货膨胀。里根所下的第一道命令是停止政府对石油价格的控制,以恢复国内在石油生产和探测上的市场动力。为了解决两位数的通货膨胀,里根支持了联邦储备系统主席保罗.沃尔克以戏剧性提升银行利率来达成减缩货币供应量目标的计划。同时利用紧缩货币供应配合全面减税的方法来刺激商业的投资。

    虽然包括副总统布什在内的很多人将里根所主张的30%的全面减税政策称为“巫毒经济学”。而为了终结通货膨胀而紧缩货币的供应,更使美国经济在1981年7月开始急剧的衰退,并在1982年11月降到了谷底。但是里根却始终相信“若要成功遏止通货膨胀,金融的管制和短暂的经济衰退是不可避免的”。最终他赌对了。

    美国经济在历经1981年-1982年的衰退后,于1983年开始戏剧性的经济复苏,里根政府主张减税帮助了经济的复苏、制造了更多工作机会,最终将使联邦政府获得更多税收,从1980年代初的每年5170亿美元大幅提升至超过1万亿美元。但是就在美国经济进入全面复苏的同时,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赤字达到前所未见的地步。

    为了解决预算赤字,里根政府大量由国内和国外贷款国债。在里根的第一各任期之内,美国国债增长两倍至3万亿美元。而除了社会福利和其他国内的支出之外,里根把其中大部分钱用来做一件事:对付被他称为“邪恶帝国”的苏联。诚如里根在1983年3月3日所说的那样:“他相信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可悲而怪异的一页—仍在进行中的最后一页。”里根是预测第一位苏联帝国将会最终崩溃的美国领导人。

    里根选择强硬地与苏联直接展开对抗,而不像前几位总统如理查德.尼克松、杰拉尔德.福特、吉米.卡特那样采取缓和政策。在假设苏联已经没有能力投注比美国更多军事预算的情况下,里根在全世界范围内与苏联展开了新一波的军备竞赛,更努力使冷战在经济上和表面上激烈化。

    里根政府以“唯有实力才能获致和平”为名的政策进行大规模扩军,除了在经济上减少苏联政府获取高科技技术的机会并减少其资源,包括压低苏联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值之外。里根还针对苏联领导人—柯尔莫哥洛夫所建立的苏联“安泰”导弹防御系统并提出了美国主动战略防御计划—“星际大战”,以外太空为基础建立的导弹防御网。同时在全世界范围内对苏联的势力的范围进行打压。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莫过于大力加强与中国的“准军事同盟”关系。

    在即将结束的第一个任期,里根的政策大体来说是成功。虽然即将面对新的一轮总统选举,但是里根依旧信心十足。而为了准备几个小时之后即将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的开幕式,总统并不想太早起床。但是这一通意外的电话却令他不得不在夏季睡衣外面草草地裹上一件长衫,走到桌边拿起那个意味着紧急状态的红色电话听筒。

    “喂,我是里根……”总统把听筒贴在耳边,用拇指和食指揉着眉头,驱散着疲劳和睡意。“对不起,总统先生,在这个时候打扰您的休息,但是因为事情紧急,所以……”电话那头里根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波因德克斯特那熟悉的声音立即传进耳膜。“不、不、没有关系,我已经醒了。”里根尽量使自己有些不高兴的语调缓和了下来。

    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又被称为国家安全顾问,这个隶属于美国总统办公室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下的职位看似平常无奇。在某些层面来看,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职能与是美国国务院的最高领导者、总统在外交事务上最主要的顾问—国务卿有重合之处。因此从某些角度来看这个岗位似乎有些多此一举的意味。但相信美国总统本人并不这么看。

    在今天作为美利坚合众国集国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