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瑞斯特听得大诧,一个炼金学徒竟然能说出这样具有总结性的话出来,比自己总结的还更要精辟,简单的几句话就道出了从假设到求证这个过程的本质。这少年究竟来自哪里?才能总结这样经验来?莫名的,弗瑞斯特开始对徐铮所谓的“家乡”产生出浓厚的兴趣来。
而这时,徐铮将魔法阵研究得差不多,基础魔法阵全部烂熟于胸,可能当作模块使用的魔法阵也记忆下近千种,磨拳擦掌的就打算找一个项目过行试验创作。
所以魔法阵的学习和绘制,就后到了徐铮手里的就成了固定流程。首先,先要确定自己绘制这个魔法阵出来是为了做什么,即先确定它的功能。然后需要选择阵头,决定属性。再一步步绘制阵体,完成魔法阵在运作的过程中所要完成的体系。接下来是阵尾,告诉魔法阵用什么样的力度工作,决定驱使魔法阵的能源消耗问题。最后用魔法链路部份将整个魔法阵贯通起来,完成完善合理的魔法阵。
这样简单给魔法阵定了性以后,魔法阵的学习和绘制就变得简单起来。特别是大型的魔法阵、多重魔法阵嵌套,在弗瑞斯特眼里看上去繁杂无比,但看在徐铮这个炼金学徒的眼里,却还不如去研究魔法阵的本质原理复杂。这情况就好比编程时用到的模块语言,你只用在编程时先确定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然后选择适合的相关模块功能往里写入就行了,而不用研究这个模块是怎么完成任务的。只用关心功能,不必知道它具体如何工作。整个过程就像拱积木,一块块往上拼就行。
整个魔法阵系统知识的学习,弗瑞斯特还是对徐铮采取放任的态度,让徐铮自学自究。经过近段时间的观察,弗瑞斯特发现徐铮的自学能力相当的惊人,他总是可以自己去研究这些知识,劲头就像一只劲头十头的小公牛,在炼金学的广阔天地里乱闯,自己所要做的,只是在他偏离了方向时拔正就行了。
次日,在徐铮提出打算动手做实险的要求后,弗瑞斯特私下里考验了徐铮的炼金学理论水平,吃惊的发现这家伙除了和魔法相关的内容以外,炼金术的大部份内容不仅了解得相当的透彻,而且很多看问题的切入点和角度与自己完全不同,显得很有新意的同时,更是别僻途径,接触到一些甚至连自己都没接触到过的方面。
事实上,由于对前世今生都相同的物质的了解,和按照类比原理将相似物质的性质的推放,使得徐铮做这一步的效率比弗瑞斯特本人来做都还要高。就比如相同体积一段焦木藤蔓,分解的时候,弗瑞斯特只能分解出具有吸附性的藤蔓状本体和少量银星尘。而徐铮不仅可以分解出这两种东西,量比弗瑞斯特多的同时,有时候还能分解出银星精华来。到后来徐铮动手的经验多了,大胆的加入界石做为催化剂后,把分解的步骤改为先用干燥剂脱水,再用界石催化,不仅可以分解出更多的银星尘,银星精华也提升到百分之六十的出现率,量也大大上升。弗瑞斯特大大赞赏的同时,把徐铮的方法记载进炼金课本,做为改善的焦木藤提炼手法。至此以后,分解材料的工作弗瑞斯特倒少有做了,常常把这步工作交给徐铮这个明显很有天赋的人去做。
等到徐铮熟练的可以从各类物质中提取材料,并运用各种材料时,弗瑞斯特开始让徐铮系统的学习和绘制魔法阵。这时候,其它的炼金学生才学到认识和分解的基础教程。根据徐铮的进度,在某种意义上,特别是在动手实做的过程,实际上已经踏上超越五年以上老生的行程。
等徐铮在弗瑞斯特眼前,用这样编程外带搭积木的手法绘制魔法阵时,弗瑞斯特先是为徐铮拙劣的绘画功底大摇其头,随后越看越心惊,越看越是兴奋,等到徐铮把繁杂的健立储存空间的空间魔法阵分解成三十七个魔法阵,再把这些魔法阵拿来拆,一直到拆成最原始的地、火、风、雷、水等基础魔法阵时,弗瑞斯特彻底的无语——徐铮以事实证明,这套理论是完全正确的——虽然自己完全搞不懂它。而且在魔法阵的研究上,徐铮已经超出自己很多了!
在整个过程中,徐铮对分析研究材料这个入门基础课程特别的认真。在徐铮看来,万物都是由最基础的物质构成,如果能将它们分解到最基本的状态进行炼金分析,是最为至关重要的一步。所以,一丝不苟的做这个实验过程的徐铮不仅因其踏实诚肯的作风得到弗瑞斯特的赞赏,更是脚踏实地的认真对待每一步,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学到许多的东西。其它的炼金学徒,十有八九都因为这个过程枯燥乏味而忽略这一步的重要性。
徐铮呆在弗瑞斯特的炼金试验室里,弗瑞斯特给了他很多入门级的炼金实验。徐铮也不贪心,不急于求进,老老实实的从最入门的基础实验做起。先是试着合成各路最初级的炼金试剂和材料,动手绘制最初级的魔法阵,发展到利用各种材料分解初级附魔材料和试做魔法卷轴,按步就班一步一步的前进。
不过,对于一个没接受到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来说,编程的理念显得过于涩奥难懂。徐铮大费唇舌之下,弗瑞斯特也只是似懂非懂的了解到了一些毛皮。不过,纵然如此,一个新的通向炼金学海洋的大门还是打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