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处的这片森林,为了便于记忆,徐铮把它取名叫做浩瀚林海。被取名叫做浩瀚林海的森林确实也太大了,如同徐铮给它取的名字一样,浩瀚无垠,大得离谱。徐铮和噜噜有一次不顾翼虎娘的反对,带了自以为足够的食物和水出发,沿途连飞带行走,飞累了就行走,休息够了再骑回翼虎背上飞行,足足走了8天,直到食物和水都消耗得差不多了才不得不返身而回。从这一次到达的终点望出去,满眼仍是一片浩瀚无边的森林,完全看不到头,没有一点探知到边际的迹像。
现在,徐铮一边着手进行第二次远征勘查的同时,一边动上了铁矿的脑筋。希望在第二次远行之前可以制造出一些称手的工具,同时修建翼虎的家,争取在第二次雨季结束以后可以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雨季一结束立即就出发。
天道之术的修行变得更加勤奋起来,从以前纯是想是更好的自保变成有了目标,徐铮的进境增长得很快,很快的就进入第三层境界。进到第三层境界以后,徐铮再次制做了一个小型聚灵阵,把自己和噜噜圈进来,避免再去和两位翼虎家长抢聚灵阵用。
在森林里,每年中主要降水都集中这两个雨季里。第一个雨季阴雨连绵,树屋受潮,住着就不是那么舒服了。第二个雨季普降豪雨,小树屋又不能很好的遮风辟雨,常常是连徐铮在内,一家四口在雨里淋成四只落汤鸡,凄惨无比。翼虎在森林里生活多年,倒是让雨淋惯了,双翅一伸拱在头上遮挡雨水,纵然狼狈,也可以勉强渡日。可徐铮就很惨,对付这种情况,他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也躲进翼虎的翅膀底下,要么就让雨水直接浇个唏哩哗啦。
即然突破无望,徐铮便不在天道之术修行多做纠缠。除了每天固定的时间里进行巩固修习,他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对森林的探索和翼虎家的重新修建上。
现在翼虎窝,或者可以说落脚点,是徐铮七岁时在一棵大树上造的树屋。徐铮在噜噜的帮助下采来许多树枝和藤条,把它们编织在一起形成结实的结构,用以构成墙和基础支撑。再寻了个枝杈浓密的地方,固定在上面,用树枝搭顶形成一个圆形的约有4个平方米面积的小树屋。
从这以后,每次狩猎,徐铮总是会下意识的收集这些核。无论明白用途与否,一古脑全塞进自己的个人空间里存着。慢慢的十几年下来,徐铮的个人空间里倒有半壁江山是让这些核占据了去。
这就让徐铮发现另一个规律,也是让他有了走出森林的希望的依据。
做出走出森林的决定以后,徐铮就更加努力的修习天道之术。他心里深深明白一个道理,无论身处哪里,自身的强大和所具备的本领才是创造幸福人生一切基础。要做到这一点,不付出辛勤的努力是不可能做到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幸福快乐总是可以和付出的汗水划上等号。
整个过程中,最让人头痛的事就是无法正确判断自己所处森林的哪个位置。因为一但定出起始位置,一切活动就可以以这个起始的原点位置展开,呈放射性的往外扩展,避免出现原地踏步和曲折迂回的事情出现。
陪着翼虎家族参与无数次狩猎活动并分而食之以后,徐铮注意到一件事情,就是几乎这里所有的生物,脑里都有一枚核状事物。它们都呈现出晶体的外观,不同的物种间形成的核状物,颜色各异,大小不等,形状也不相同,大部分呈现出半透明的样子,小部完全透明或是完全不透明。
想通了这一点,徐铮不禁雀跃。勘查不再是盲目的了。
这个时空和徐铮原来的那个时空有太多的不同。完全不同的天象和星象使得前世累积的根据天体辩别位置的知识成了空谈。起初徐铮一直在用最笨的办法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就是把自己历年的探索的区域全都绘制在翼虎家的墙上,以这个为依据,逐步扩大探索区域。
小树屋很简陋,连窗都没有,只有南北方向两个开口。虽然徐铮也做了两道门,但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关。这样可以方便翼虎出入。因为翼虎有翅,也不用考虑建楼梯什么的,这三只家伙拍拍翅膀就可以轻松从地面升起,掠身就进了树屋。而且动作灵巧得很,常常看得徐铮羡慕不已。要知道,飞翔的能力是天道之术修行到了第八层境界才有的本事。
按理说,这树屋干燥又通风,里面铺着干草和树叶,即柔软又舒适,没有什么不好。但是一但雨季到达,就完全变了样。
第一次拿到这个东西,徐铮只觉得这个小东西蛮漂亮的,好玩有趣,把玩了一阵后,实在搞不懂它有什么用,就直接扔进了自己的个人空间。然后随着天道之术修行的境界增长,徐铮察觉到这个看上去蛮漂亮的东西意然蕴含着能量。而且能量的多少随着核状物的大小不同也是不同的。通常来说,个头大的,完全透明或是完全不透明的总是能量要多一些,半透明的一般排在中间。再后来,他发现这种能量也是可以被吸收或者转化出来。因为他就看见翼虎总会吞食一些青色的核,吞下能量含得多的,或是吞下少的累积到一定界限,翼虎的能力就会或多或少的提升。触类旁通,心思灵活的徐铮就大胆把它们运用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