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聚灵阵的建立上。没想到还真的成功了。可以这么说,这次徐铮大胆的越级修建聚灵阵的尝试之所以能够成功,这些核状物成了最大的功臣。如果没有它们,徐铮越级修建第一个聚灵阵的举动只能是纸上谈兵。
浩瀚林海里,一年总有固定的两次雨季。第一次持续大约40天,每天总是有连绵不断的雨水落下。第二次持续大约也是40天,降雨的间隔期不固定,不过每隔天的总有暴雨来临。两次雨季间隔150天左右。
徐铮发现,浩瀚林海里的生物无外乎有两种。会使用能量的和不会使用能量的。会使用能量的肯定有这种核,而不会使用的则没有。根据能力的大小,核的大小也不同,能力大的可以从核的颜色、大小、形状上体现出来。而且根据徐铮所获的无数枚核所得,这种核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它们呈一种放射性的发散范围,越往中心的能力越大,越往外能力就越小。这就意味着,只要沿着核所带来的能力减小的方向寻找,总有一天,可以走出这个森林。
转眼又是三个月过去。这三个月里,徐铮的天道之术已经达到第三层境界的顶点,凝而不发,无法再行突破。看样子突破现在的境界到达第四层短时间是不太可能实现。
要准备的诸事里,第一件应该做的就是重新修建翼虎的落脚地。
现在的工作就是准备万事,再等东风,等到万事俱备,东风来临,就开始第二次远征控索。
但慢慢的,他找了一种规律,让这种无头蝇式的探索行动变得有一定的方向性。
同时,徐铮对整体森林的勘查行动也变得更加频繁和仔细,尽量收录更多的未见事物和了解地形,期望寻找到走出森林的道路。
起初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一枚小核。
至于徐铮本身,也用不着楼梯。在这森林里生活,锻炼得徐铮就跟泰山似的,灵活更胜猿猴,抓住树枝三两下窜溜就能上树屋。
不过这一次的勘查倒也不是没有收获,徐铮惊喜的找到了一座铁矿和一座不知名的金属矿,算是失望之余的一点补偿。
翼虎本来是不做窝的。事实上,他们现在也没窝,现在这个落脚的地方全是徐铮一手搭建出来。这种背生双翅的生物,原本的习性走到哪里就狩猎到哪里,狩猎到哪里就在哪里休息,隔上天消化完了继续狩猎和休息的行程,一年到头总在迁移,没有固定的落脚点。直到徐铮这个小东西出现在翼虎的生活中后,翼虎才为了照顾这个小东西而停了下来,只在现在落脚的周围一带活动。
徐铮知道这天道之术的修行是顺应天道行事,理应顺其自然,急也没有用。所以虽然心里着急,但也只有强自按压下来,另行等待突破的契机。不过随着天道之术修行境界的增长,徐铮的个人空间已经成长到近10个立方米的容积,这是让徐铮最为高兴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