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哪么这个企业就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公司。如果企业缺少吸收人才的机制,企业慢慢会变成一潭死水。确保一流人才的不断加入,是企业跳跃式高速增长的基础。
想到这唐林要找的其实根本是一个不可能找到的人,因为他不可能找到另一个自己。他只能权衡之后退而求其次,找一个肯接手并且能够把他的公司和事业维持下去的人而已。想着想着他的头会疼,然后感到一阵阵的悲哀。
他甚至会有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感觉,尽管他会遵从老头子的安排,可是对于老头子不让他实现自己的第一步的计划和理想他内心是有意见的。他一直认为如果给他哪怕2年时间让他把自己眼前的公司和企业以及村官做好,那不是更好么?老头子的手术既然成功了他为什么还这么着急的把自己推向仕途之路呢?
是老头子的身体坚持不了多久了还是他们老几个综合考量做出的结论。也许还是因为他的年纪,他26岁,还年轻,可是如果再晚进入仕途正道事情也会有诸多不便,老头子这个人是个很暴躁却很开化的人,而且这些年他一直再提倡干部的年轻化精英化,在唐林身上他当然要彻底贯彻自己的意志和想法。
“你怎么了?不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你现在的身体不允许,你必须休息。”旁边看他异常难受的岳朵忍不住再次提醒他。
唐林抬头看看眼前的女人,自言自语,“到了最后也许我该学曹操,做曹操。”然后他的思维又进入到个人冥想的状态之中。
他脑袋里想的全都是曹操的特质和用人之道。
曹操这个人历来非常重视人才问题。在联军讨伐董卓与袁绍对话时,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可见曹操对人才问题的重视与认识。
而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说“(曹操)其终强而夺汉者,居四战之地,恃智恃力,而无河山恃之可恃以生骄怠也”。曹操之所以可以由弱小到强大,最终曹丕还夺取了汉江山,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凭借他自己和手下的集团全体成员的才能共同奋斗。如果不是凭借人的才智和能力而凭借河山之险固,会出现袁绍那样迅速败亡的悲惨遭遇。
曹操刚起步的时候,就得到了家族的有利支持,夏侯氏的夏侯敦、夏侯渊;曹氏的曹仁、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