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城管无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章 作死的洋人(上)(3/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破旧枪械。甚至用木棍和刀子跟政府军打仗……

    另一方面,当傲慢的布兰·约翰总领事先生正在因为自尊心受伤而满腔愤怒的时候,没有那么傲慢的驻沪英军司令柴克雷准将,则是以军人的眼光,仔细端详着这些跟想象中不太一样的“反政府武装”。

    总而言之,基本上就是西方探险家故事里面,那种常见的“凶暴野蛮人”的形象。

    在他们背后的小轿车上,挂着外交使馆的牌照,飘扬着英国、法国和美国的旗帜。

    而到了现在,为了公共租界内几十万各国居住者与英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布兰·约翰爵士更是不得不亲自站出来,以开战为威胁,严厉警告这些中国的赤色分子不得进入上海——这是理想情况下的最高目标,谈判底线是要求红军尊重各国在上海的利益,承认外国人的治外法权,并且不得派兵进入租界。

    ——从清晨时分,第一支红军小部队沿着铁路突入上海市区,准备抢占闸北火车站以来,提前部署在这里进行堵截的各国联军,就跟他们展开了对峙……随着时间的推移,抵达闸北火车站的红军部队越来越多,而联军的形势处境也越来越不利。但尽管心头有些打鼓,这些西洋大兵们依然在继续坚持。

    很显然,这绝对不会是一场和和气气、斯文有礼,令人心情愉快的外交谈判,而是注定要充满火药味。

    这就是布兰·约翰爵士多年以来在“未开化的中国人”面前,始终保持着傲慢姿态的全部资本。

    ——12月25日上午。当布兰·约翰爵士第一次在广播电台里发布讲话,以战争为威胁,要求工农红军不得进入上海的时候。红军对此完全没有作出任何回应;当日下午,英国总领事馆派出去打探的使者,终于在南翔镇遇到了红军的一队侦察兵,但是,当这位外交武官声色俱厉地了说了一通威胁的话之后,对方却没有给出任何答复,就把他直接驱赶了回来;今天早上,得到了准确消息的布兰·约翰爵士亲自出马,带着各国领事团和一支三国联军,在闸北火车站堵住了红军进城的先头部队……怎奈对方依然没有主动过来接触的意思,在两军相遇之后,只是立即寻找有利地形进行隐蔽和防御,从而展开了漫长的对峙……

    可是,此时出现在闸北火车站的红军战士,却是穿着整齐划一的深绿色军大衣,套着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堪称奢侈的长筒靴子。甚至每个人都配备了钢盔!而在军大衣的下面,则是一件花花绿绿的古怪军装……那些缺乏见识的人,或许会嘲笑这是乞丐穿的百衲衣,但柴克雷准将却吃惊地认出了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柴克雷准将叹息道,“……你知道这让我想起了什么吗?世界大战之中的巴黎大炮!”

    距离现在有些遥远的若干年之前,在不列颠本土任职的时候,布兰·约翰爵士也曾经跟某些信奉马克思主义的英国工会领袖打过交道——对于傲慢、尊贵的大英帝国公务员来说,这是一种很不愉快的体验,但勉强还可以忍受……然而。此时的布兰·约翰爵士却突然觉得,跟眼前这些彻底无视大英帝国威严的中国赤色分子相比,就连当初那些粗鲁无礼、胆大妄为的英国工会领袖,都能称得上是彬彬有礼的绅士了!

    ——在这个航母和空军尚未成为主流,各国普遍还在推崇巨舰大炮的时代,衡量一个国家的军事工业实力强弱,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它能造出多大多长的战列舰主炮,而且直接就能决定海战的结局。几乎每一个老牌工业国家,都在尽其所能地建造出威力最大的战列舰主炮,并且将其改造为列车炮,用于陆战上……在那个时代,巨型火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大致就跟日后的远程战略导弹差不多。

    ——总的来说。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驻上海总领事布兰·约翰爵士,是一个非常傲慢的人。

    1934年12月26日上午,上海特别市,闸北华界,京沪铁路东段终端,闸北火车站。

    柴克雷准将吹了一声口哨,对万国商团的指挥官格拉汉上校嘀咕道。“……总的来说,这些叛乱者看上去要比我们想象得阔气很多,尤其是那几个赤色分子军官身上穿着的军礼服和靴子……不得不承认,这身行头看上去确实是很漂亮、很帅气,即使是我也很愿意穿上它去苏格兰高地的森林里打猎……”

    因此,在进军上海的作战命令之中,红军指挥部完全没有提及遇到外国人之后应该怎么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