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城管无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民国女文青的悠闲生活(中)(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于是,她公公又带着一家子从北平南迁到上海,想要通过陆家早年在南方的人脉,于中央政府谋个差事——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全家刚刚在上海落户,公公婆婆就一病不起,很快去世。

    更可怕的是,日本人已经占领了东北三省,接下来还会染指热河、内蒙、华北,最终在1937年爆发卢沟桥事变,然后是淞沪会战、上海沦陷、南京大屠杀等等一系列惨绝人寰的事件……就连作为“安全岛”的上海租界,也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被日寇接管——普天之下,哪里还有一寸平安乐土?

    要想让自己和女儿活得好一点,努力挣钱是必须的,这世上哪有不劳而获的好事?

    奇娜替他生儿育女打理家业的时候,怎么不说这是封建包办婚姻?

    因此,守了好几年活寡却最终被抛弃的原配妻子爱新觉罗·奇娜,一时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就恍恍惚惚地丢下独生女儿,自个儿服药寻了短见,然后被现代来的女穿越者借尸还魂……

    接下来,为了避免某些麻烦。她在上海改名为金奇娜,以此来掩饰自己的满族人身份。

    ——陆尔轩在外求学,一连几年不回家,从来没有见过女儿杏贞一面;陆家公公的仕途也是几番起落、磕磕碰碰,很多时候都是在靠奇娜的娘家扶持和资助;一直到陆家二老去世,也完全是奇娜在给公婆送终……如今这不负责任的男人却振振有词地说什么要破除陋习,打倒封建包办婚姻,明明是为了小三要和原配离婚,在舆论界反而得到一片赞誉,说他勇气可嘉,是时代的先驱,叫奇娜怎么能不气怎么能不恼?

    爱新觉罗·奇娜这位前清多罗格格,就在这片满族人的祖居之地,度过了还算安静的童年。自小品格端方。娴雅淑惠,在乡邻之中赞誉极佳。然后。按照这个时代的早婚习俗,以及家族联姻的需要,她在十七岁的时候嫁给了沈阳陆家的独子陆尔轩——这个陆家在民国时代的沈阳地界上,也算是一方望族,族中有不少人在张作霖大帅麾下担任文武官职,姻亲世交更是盘根错节,覆盖军政学各界。奇娜的丈夫陆尔轩,也是家境富裕,人品俊雅,颇有才名,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位前程远大的青年才俊。

    但是如今轮到自己成了弃妇,这感觉可就是完全不一样了——她可不是鲁迅的原配妻子朱元,没有那份涵养,在绍兴老家给鲁迅守上四十年的活寡,成全这位革命文人跟许广平的师生恋。相反,在想清楚自己因为这段婚姻失去了什么,而陆尔轩又因此得到了什么之后,这位女文青穿越者的肺都要气炸了!

    要知道,那些有了权势的男人。怎么会允许原配比自己过得更好?过去的黄脸婆即使自己不要了,往往也不允许她们改嫁,而是希望她们从一而终。最好是自寻短见,免得新欢佳丽们看着碍眼。

    事实上,普通满人其实在伪满洲国并没有享受到什么特殊待遇,在沦陷后的东北三省,日本人自然是第一等的主子,第二等则是朝鲜人,汉人、满人、蒙古人并列为三等人,受到的压迫和苦难一样深重。那些万人坑和大屠杀之中,满族人的尸骨同样堆积如山……但由于信息流通上的不畅和民间主观上的偏见,再加上确实有一帮满族败类在给日本人为虎作伥,因此连累得关内很多普通满人也遭了池鱼之殃……

    ——事实上,民国时代那些被抛弃了的原配妻子不是不想过得好一些,只是她们原本就是旧式的弱女子,没有谋生之力,背后大多也没有靠山,结果不得不依靠男方或夫家那一点儿施舍来过日子。

    于是,这郡王一家就搬回了辽宁省的抚顺老家,这块满族人的“龙兴之地”——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王朝的第一个都城,赫图阿拉(又称兴京),就在抚顺境内——并且在当地经营起了一些田产和势力。

    虽然国民党政府已经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但国共内战依然烽火连天,军阀之间也同样是混战不休。江西瑞金根据地的围剿与反围剿战争打得如火如荼,接下来还有气壮山河的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而等到徐志摩死了之后,居然还要靠前妻张幼仪来供养自己遗留的情妇……这简直是活脱脱一个琼瑶小说《水云间》里面。明明抛妻弃子、浪荡无耻,却被无数人赞颂其追求真爱的凤凰男主角梅若鸿啊!

    正当她迟疑不决的时候,却看到某份报纸上刊出了著名新派诗人徐志摩逝世一周年诞辰(1931年11月19日死于飞机失事)的报道,极力赞颂其风流倜傥、大胆追求浪漫真爱的一生……这让已经对“真爱”二字严重过敏的金奇娜当即就火冒三丈,同时立即作出了决定,准备写一写那些才子佳人背后的故事……

    烽火战乱之中,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眼看着沈阳已经化为战场,奇娜只好跟着公公婆婆,带着膝下幼|女,跟随张学良少帅的东北军一起撤进关内。但是,一家人的性命虽然得以保全,公公的官职却是没了。

    回想着这具身体经历的前尘往事,新版的爱新觉罗·奇娜一时间不由得扶额长叹。

    看着眼前这灯红酒绿的上海滩十里洋场,有谁能想到日寇铁蹄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