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或许要问,他们到底想要达成什么目标?难道是想要代表真主征服这个信仰上帝的国度?
遗憾的是,日不落帝国的崩溃解体只是灾难的开始,大不列颠的国运衰落似乎永无休止,并且一路朝着下坡山路加速疾奔福兰克群岛战争的胜利号角(马岛战争的英国说法)犹在耳边回响。英伦三岛内部已经又一次酝酿起了分崩离析的阴霾,从而激起了某些人对帝国光荣的回忆。还有对破碎现实的怨愤。
今天,这一可怕的预言正在迅速变成现实,我们已经逐渐变成了自己故乡的陌生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正在被穆斯林移民驱逐出城市这不是夸张和危言耸听,而是可怕的残酷现实!举个例子来说,美国的底特律已经在半个世纪内变成了一座黑人城,我们能眼睁睁地看着伦敦和曼切斯特变成穆斯林城市吗?!
我们的祖国正在可怕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越陷越深,工厂倒闭,商店关门,族群对立,待业在家的人和上街抗议的人越来越多!而面对这一切,我们的梅森首相阁下又做了些什么?白厅的工党政府又为此做过什么?呵呵,我们的首相似乎只知道整天坐在办公桌后面,制定肯定不会被文官执行的政策,起草肯定不会被内阁通过的草案,演讲肯定不会有议员倾听的发言,出席肯定没人想看的无聊电视节目!当这些愚蠢的作为都被证明无济于事之后,他就只知道逃避现实,一个人跑到圣詹姆斯公园去喂鸭子!
然后,在如雷的鼓掌和欢呼声中,讲台上的中年绅士终于注意到了人群中的罗德里克巫师,赶忙寻隙离开讲台,悄悄凑了过去,“……您终于从苏格兰赶过来了,爵士!此次旅途还算顺利吗?”
然而,月圆月落、潮生潮灭,任何帝国都不会是永恒的。它们都有着各自诞生、成长、鼎盛和衰亡的全过程。这就是自然界的规律,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兴起了,又衰微了。希腊、罗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然后是大不列颠两次世界大战的惨胜,带来的只是殖民帝国的崩溃和霸主冠冕的跌落。曾几何时。在世界各地飘扬的米字旗。又开始逐一凋零跌落,其一度伸延到全世界的触角和力量,再一次缓慢地,痛苦地,而又不可阻挡地收缩回了那个浓雾笼罩的孤独海岛上。
这是英国皇家海军名将霍雷肖·纳尔逊勋爵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之中的一句传世名言,也是海军史上最有名的一则旗语。它是如此经典,以至于今天的北约仍把其列入现行战术信号。
自从二战结束以来,伟大的不列颠人民一直都友好地对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就在美国人逐渐关上他们国家的大门之时,英国却张开双臂拥抱那些在他们故乡饱受各种苦难的北非人和印度人!短短几十年过去之后,身着长袍头巾的穆斯林已经遍布在了英格兰的几乎每一座大小城市。然而。这些不知感恩的异教徒,却正是利用了英国人民的善良和淳朴,变本加厉地对我们展开了无耻的进攻!
在那面巨大的“z”字旗下,这座教堂内原本由牧师讲经布道的地方,站着一位身穿复古式西装的中年绅士,他有着闪耀的淡金色长发,大海般深邃的蓝色双瞳,英俊的面容上仿佛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很遗憾的是,这些异教徒似乎确实是把自己看成了征服者!那位被打死在地洞里的利比亚独裁者卡扎菲,曾经傲慢地宣称:‘已经有很多迹象显示,真主将引领伊斯兰在欧洲获得胜利不是用刀,不是用枪,也不用征伐;在未来几十年里,随着五千万穆斯林进入欧洲,只要用生殖器就会把它变成伊斯兰的大陆!’
虽然我们都爱好和平,但是我们所处的世界依然充满了暴力。事实已经证明,所谓的多元文化政策,不过是20世纪30年代对纳粹德国绥靖政策的现代翻版,最终只会为伊斯兰教在欧洲的传播敞开方便之门,让各种落后观念在欧洲全面扩散,直接玷污欧罗巴的光荣传统。
1805年10月21日,正是在这一则旗语信号的激励之下。英国舰队在决定性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之中以弱胜强,歼灭了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为大英帝国赢得了一个世纪的光荣与伟大。
那么,不列颠真正的致命危险在哪里呢?就在伦敦、伯明翰和曼切斯特,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
然而,随着清洁环保成为时代潮流。以及英国的“去工业化”,伦敦周边的重工业厂家被相继关闭,空气质量倒是改善了不少,但居民的生活水平却是更糟糕了:到处都是被砸了饭碗的失业者,还有无所事事整天跟老年妓|女厮混的颓废小伙子。他们或是苦熬着领取越来越微薄的救济,或者投身犯罪团伙偷摸拐骗,甚至还有人为了追求“低风险、高回报”,化身为“金属大盗”从墓碑上的铜牌,到大门上的信箱盖,从屋顶的铅皮,到教堂里的烛台,从地沟井盖到街道路牌,只要有铜、铁、铅、锡等值钱的金属就偷,其中某些玩命的家伙,甚至干起了割高压线、煤气管,偷变压器的行当。而竖立在路边和公园里的铜像,自然也不能幸免。在许多尊历史悠久的著名铜像被盗贼当成废铜烂铁卖掉后,伦敦市政当局已经被迫把路边和公园里的古老铜像都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