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仿制品,也让中国温州的塑料制品工厂又增添了一笔新的海外订单。
有人或许会把苏格兰分离运动看成是最大的灾难,但我要说的是,苏格兰人只是出于对工党政府和现有体制的失望,才想要摆脱威斯敏斯特那些糟糕法律的束缚,试着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出路!即使他们的分离运动把国家体制从联邦变成了邦联,只要他们继续和我们尊奉同一个君王。继续保留联合王国的名号,我们就应该继续把他们视为同胞和兄弟,而不是敌人毕竟。我们自古就生活在同一座岛屿上!
“……这一切都在计划之中,爵士!”麦克米伦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这回我们要搞一票大的!”
过去的几十年里,胆怯的工党政府和异想天开的左翼政客们,用多元文化政策描写了一幅各个民族和谐共存的虚幻风景,愚蠢地以为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可以在同一片土地上和平地生存。
而与此同时,我们的祖国却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大致来说,以泰晤士河畔、圣保罗大教堂附近的伦敦金融城为界限,伦敦被分成东西两个部分。
根据最新的一项全国性调查,百分之三十的穆斯林移民表示,无论如何他们也不会把不列颠看成祖国;超过一半的穆斯林移民支持用伊斯兰宗教法代替我们的现行法律;至少有三万名我国的穆斯林移民参与或支持过恐怖主义袭击行动;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基地组织的圣战者营地里受过训,在中东打过仗当然不是以联合王国军人的身份。而是加入了我们敌人的阵营!
“英格兰希望它的每一个男人尽到自己的职责(engnd expects that every an will do his duty)。”
为了照顾这些穆斯林移民的习俗。不列颠人民已经作出了最大的宽容与让步!我们不仅允许他们在这片上帝的土地上建立清真寺和宗教学习班,开设符合他们宗教习惯的屠宰场,还不断地给予他们各种政治权利和经济福利。在曼切斯特、伯明翰和伦敦的一些街区,穆斯林已经建立起了‘伊斯兰议会’。拥有了自己的巡逻队和治安力量。而一系列新的‘穆斯林自治市’也已经在筹建之中。我们的地方红十字会甚至已经被迫把圣诞树等标志从慈善中心拿掉,唯恐冒犯到当地的穆斯林!这已经可说是超国民待遇了!
当我们不断加强机场和海关的警戒等级,防备外国恐怖分子入境的时候。那些早已在不列颠扎根安家的穆斯林移民,却把效忠国家的誓言视若无物,在我们的国土上大肆建造武器工厂!他们在隧道里放毒气,在地铁里埋炸弹,违背了一切最起码的公理和良知,不断地用爆炸和死亡来宣示存在感!
西伦敦是英国上流阶层绅士们的地盘,被英国人称为“富人的乐园”,在西伦敦居住的大部分是富豪之家,也有不少客居于此的阿拉伯石油国家富翁。它包括白厅、威斯敏斯特、白金汉宫等政治中心,还有大英帝国博物馆、海德公园等文化名胜。牛津大街横贯整个西伦敦,是伦敦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这里有最大的百货公司和最时髦的时装用品商店。著名的皮卡迪利广场也坐落在这个区,而在广场周围,又集中着许多剧场、影院、高级酒店、咖啡厅和俱乐部,所以这里总是流连着大批国内外游客,显得颇为繁华。
软弱的工党政府用三个白皮书,在六十年代毁了我们的导弹和空军,在九十年代毁了我们骄傲的皇家海军,在本世纪初又毁掉了我们的陆军。至此,不列颠的荣耀已经只剩下了印着女王头像的英镑而已!一切伟大的光荣和梦想都已经消逝,未来的希望更是早已被搁置于比星辰更遥远的国度里!
总之,跟昔日弥漫着烟尘的时光相比,这个街区除了空气变好之外,其它地方看起来反倒是更衰败了。
但残酷的现实总是血淋淋的,那些坚持不肯融入英国文化的穆斯林移民,正在喊着圣战的口号制造社会分裂,而软弱松散的现有体制则鼓励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在现有体制下,不同种群的人都只想着追求自己的利益,特别是那群想在英国实施伊斯兰教法的穆斯林移民!我相信,在将来,只要这些穆斯林依然想要在英国建立只属于他们自己的‘伊斯兰城’,那么早晚要跟无法继续忍受的英格兰基督徒爆发文明冲突!
“……女士们,先生们!请睁开眼睛看看吧!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感到悲哀的时代!
正如纳尔逊勋爵说的过那样,英格兰希望它的每一个男人尽到自己的职责,我们不能再当新世纪的张伯伦了!愚昧的穆斯林根本没有资格享受民主和自由!只有在极权政府的鞭笞下,他们才会变得老实。现在就让我们以主人的身份举起棍子,好好教导一番这些胡作非为的穆斯林移民什么是英格兰的规矩!”
于是,一个号称要继承纳尔逊勋爵遗志,像当年击败拿破仑那样拯救祖国的极右翼团体“纳尔逊骑士团”迅速应运而生,并且甫一登场就犹如一块巨石砸落水面,激起了一片惊涛骇浪。
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从此不断酝酿。街区与街区之间变得壁垒森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