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下埃及社会状况调查报告》(上)(3/3)
侍者演变而来。
托勒密王朝之前的古埃及,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法老作为“活人神”和神在人间的代理人实施王权,借助宗教宣传加强自己的神性,加强统治基础,祭司集团为了自身的利益或者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积极宣传法老的神性;作为回报,法老对祭司和神庙给予丰厚的赏赐,从而让祭司集团的权势逐渐加强先是拥有了大片的耕地和成群的牲口,然后又有了金矿、铜矿以及某些城市的税收,如果再算上虔诚的百姓经常施舍给神庙的供奉,这些僧侣的财富已经远远超过了埃及国内的任何人,甚至包括法老在内!
对于这两位曾经企图谋害自己,并且成功地把自己放逐到叙利亚的罪魁祸首。克里奥佩特拉女王立即露出了她的凶残本色,毫不犹豫地判处他们全家死刑,钉在十字架上把血活活流干而死。当泰奥多图斯和波提努斯跪在尘土中或怒骂、或哀求,旁边还有一堆人帮腔说情的时候。女王立即就挥舞着鞭子骂道:
君不见,原本的罗马历史上,在凯撒遇刺之后,很多曾经跟着凯撒南征北战、功勋卓著的老兵,一转身就毫无节操地倒戈易帜,投靠了刺杀凯撒的罗马共和派领袖布鲁图斯,让原本手无寸兵的罗马共和派迅速凑出了17个军团的庞大军队。能够跟安东尼和屋大维在战场上扳手腕……虽然最后还是输了。
在孟菲斯的郊外,一群侥幸逃过屠杀的埃及祭司,早已带着大票信徒于尼罗河畔的大道上夹道相迎。向克里奥佩特拉女王恭恭敬敬地献上了两位被五花大绑的“逆臣首领”:国王的老师泰奥多图斯和宫廷总管太监波提努斯。但托勒密十三世和阿尔西诺公主却永远地消失在了尼罗河里,谁也说不清楚他们的下落。
而尼罗河上游更远处被放弃的几座边境重镇,如今就实在是顾不得了。只能咽下这个哑巴亏。
鉴于上述历史教训,托勒密王朝一向对埃及神庙采取严厉控制措施,通过对神庙祭司的任命、召开神庙会议、派官员对神庙进行常务管理,竭力掌握神庙和祭司集团的各项活动。又在花费巨资修建豪华神庙的同时,尽可能地剥夺神庙附属的田地的佃农,防止祭司们的权势坐大,威胁到王朝的统治。
看到飞行巨兽和女王御驾同时来临,沿途各地的贵族官员皆是战战兢兢、望风景从,并且打发百姓一路箪食壶浆,向女王的军队献上食物、美酒和牛羊,以此表示效忠归顺之意。就连在大轰炸之中被击溃的上埃及军队,在又一次集结起来之后,也纷纷向女王派遣使者,商谈招安和改编的待遇条件”“小说。
在处决了泰奥多图斯、波提努斯和他们的一部分党羽,初步震慑住人心之后,克里奥佩特拉女王又召集了原本征发自法尤姆地区,此时尚未逃散的三千投降部队,命令他们火速返回法尤姆殖民地,稳固故乡的防务,防止这片托勒密王朝历经两个多世纪苦心开发出来的富饶之地。被上埃及的土著起义军夺走。
神庙和祭司集团拥有了如此强大的经济实力,自然也就有了干涉世俗政权的资本。更为有利的是,在古埃及,祭司们占据着道德制高点,掌握了舆论宣传阵地,因为他们是神灵的喉舌,肩负着神仙人间代言人和形象代言人等诸多职责。简而言之,就是在神权至上的时代,祭司们完全可以像现代政客一样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来左右选民……哦,不对,是古埃及老百姓的公众情绪,轻易掀起“群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