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还有不计其数的战利品。
——在托勒密王朝时期,为了压制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埃及土著,历代法老一直在努力招揽移民。迁移其它的民族到埃及定居,以求改变埃及的民族成分,便于实施统治。因为犹太人善战的缘故,先后有数万名犹太人以托勒密王朝雇佣兵的形式,携带家眷从巴勒斯坦迁入埃及。在埃及境内形成一个很大规模的社群。几乎犹如当年《出埃及记》描述的,摩西率领犹太人离开埃及之前的情形一般。但到了埃及国势危殆的此时,这些犹太人却毫不犹豫地做了带路党……由此可见,后世西方人的排犹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抚摸着一匹从木箱里取出来的绚丽绛紫色花纹纺织品,格劳斯·庞培也忍不住发出了有些失态的惊呼。
所以,为了增强自己麾下的兵力,小庞培又强征了一万犹太人辅助部队——自从在十几年之前被庞培的军队彻底击败之后,犹太王国就向这位罗马来的征服者投降,从一个独立国家变成了罗马共和国辖下的五个自治区,比照罗马的管理方式设立议会,由耶路撒冷圣殿的犹太祭司团作为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接下来。在诺克拉提斯港,随军给养已经快要耗尽的小庞培,也总算是收获了第一批战利品——由于战争和饥馑的影响,这座城市里囤积的粮食并不多,大概只够这支罗马-犹太联军吃上半个月左右。但其它各种香料布匹之类的奢侈品倒是为数不少,让进城洗劫的罗马人和犹太人全都腰包鼓鼓、喜笑颜开。
于是,在耶路撒冷城仔细盘点了一番自己附近各个势力的贫富肥瘦之后,小庞培很自然地又一次把目光放到了埃及这个“地中海的面包篮子”上。准备找克里奥佩特拉女王来“吃大户”了。
然而,小庞培的军队虽说被拉起来了,但维持作战的粮草、辎重和军饷却还没有着落——小亚细亚的各个同盟国忙于应对本都国王法尔纳西斯的进攻,眼下正是自身难保的时候,根本挤不出什么东西来满足小庞培的胃口。反倒一个劲儿地哀求小庞培出兵援助——对此,急于打回意大利的小庞培自然是一概回绝。
“……没错,确实是丝绸,而且是上等货之中的上等货!瞧瞧这鲜艳的花色和精致的图案,还有光滑的手感。比我过去看到过的那些丝绸都要强得多!哦!像这样的一匹丝绸,在罗马绝对能换来一座别墅!”
——正如鲁迅说过的那样:如是狮子肥大了,倒不怎么样,如是一头猪或一只羊,肥大了却不是好兆头。
总而言之,这座城市的抵抗很快就被罗马人夷平,随即变成了罗马人进一步入侵埃及的桥头堡。
扼守埃及东方商道的要塞佩卢西姆城,在不久之前刚刚被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的现代穿越者同事们,用高爆弹和燃烧弹给炸成了一片废墟,迄今尚未恢复,使得整个埃及东部边境都处于不设防状态。而在下一站的诺克拉提斯城,克里奥佩特拉女王也只是象征性地留下了几十名士兵驻守,城市管理依然交给城内的希腊公民大会进行自治——当然,这是在承认女王统治的前提下——防御力量同样是几乎等于零。
过去在罗马的时候,布鲁图斯也曾经从某个专营奢侈品的希腊商队手里,买到过一件很值得夸赞的丝绸内衣,这件丝绸衣服穿起来的感觉是如此的舒适,当这柔软的织物触到皮肤的时候,就仿佛是处|女的手指在轻轻地抚摸着自己。但问题是,就这么区区几尺的布料,价钱竟然可以换到一个小农庄!
站在他身后的布鲁图斯,也从箱子里拿起一匹柔软轻薄的绸缎,对着阳光检视,同时赞叹着它的华美与柔顺。他知道。这种世界上最舒适的布料叫做丝绸,生长在遥远东方的一种神树上,是希腊商人们历尽千万苦,从帕提亚帝国最东边的巴克特里亚(今天的阿富汗)贩来的。而即便是这个听起来已经像是世界尽头的地方。也不是这种美妙产品的原产地——在巴克特里亚之东,隔着鸟都无法飞越的帕米尔高原。有一个神秘的国度“赛里斯”,生活在那里的赛里斯人,才栽培着这种魔法般的奇妙树种。
——随着凯撒的暴死和他麾下部将在小亚细亚的惨败,整个东地中海的局势再一次天翻地覆。
——看到这个过分昂贵的价格,布鲁图斯也曾经做出过质疑,但贩卖丝绸的希腊商人立即叫起了屈。
在凯撒和庞培叱咤风云的时代,罗马的政坛上曾经有这么一句俗语:“掌握了埃及就掌握了罗马的粮食供给,掌握了罗马的粮食供给就掌握了罗马的暴民,掌握了罗马的暴民就掌握了元老院和最高权力!”
※※※※※※
与此同时,被卡尔维努斯在之前打发去叙利亚走陆路南下。准备赶往埃及支援凯撒的两个军团,刚刚走到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在得知凯撒的死讯之后,也是一片大乱。原本因为支持共和派而被逮捕下狱的罗马共和国叙利亚行省总督喀西约。也趁机越狱出来,同时派遣心腹大肆煽动串联。成功让这两个同样以庞培降兵为主体的罗马军团出现了动摇。紧接着,喀西约迅速发起了一场短促而又激烈的血腥兵变,凯撒任命的两个军团长被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