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颠覆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9章 变革(一)(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王庶一下子呆在了那里,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当下赵谌将后世三岁小孩都懂得阿拉伯数字写了出来,将阿拉伯数字的记数方法告诉王庶。

    “商学则是一些经商之学,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交税,各地的风土人情等等,都在商学之中。”王庶又道。

    阿拉伯数字本来是印度人发明,一直到了公元八世纪的时候,一个印度数学家将阿拉伯数字带到了巴格达,之后在阿拉伯世界流行起来!等到了十二世纪,阿拉伯数字才传入了欧洲,到了十四世纪才传入中国!不过阿拉伯数字进入中国之后,并没有受到中国人的重视,一直到了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才开始大规模使用阿拉伯数字!

    “到时候正式编书的时候可能还需要陛下指导。”王庶道。

    什么!

    赵谌点了点头。

    “节气歌?现在的节气歌是怎样的?”赵谌感兴趣道。

    “陛下,这样一来,民智大开,百姓懂得的事情太多了,对于我们治理天下十分不利!百姓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他们对于朝廷的政策有各种各样的疑问,未必会赞同。”王庶道。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什么?”赵谌道。

    “那依陛下之见,该当如何?”王庶道。

    “陛下真乃是学究天人,对于算学都如此精通!”王庶震撼道。

    “朕心中有一个庞大的想法,现在可以和你说一说了!”赵谌道。

    “王庶,你我要开创前人从来未曾开创的盛世,自然要做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的教育制度自然要和前人完全不同!咱们都知道光靠着儒学根本无法兴国,历朝历代都以儒学为尊,儒学号称忠诚,但是历朝历代到了末期,百姓都要反对朝廷,可见儒学不可靠!既然如此,不如改变现在的儒学,将儒学发展成我们所要的新学!历朝历代,儒学都愚弄百姓,现在我们不再愚弄百姓,而是开百姓智慧,让百姓明白事理,这样一来,或许不用蹈前人覆辙。”赵谌道。

    儒家的精华很多,比方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吾日三省吾身”等等都是劝人好学、谦虚,劝人奋进,这些应该保留,还有礼数、孝道等等都可以保留,但是儒家的糟粕也不少,最突出的就是儒家的中庸思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有一定的哲理性,但是号召世人都不要出头,都不要力争上游,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人人都存保全之心,人人都不愿意冒头,社会如何能够发展?至于儒家思想中的一些奴性教育,一些官本位教育,一些阶级教育,赵谌更是不以为然!这些奴性、阶级教育对于皇帝的统治大有好处,但是赵谌所要的却不是以往的封建王朝。

    王庶呆呆的坐在那里,脸色冷汗直流。

    “陛下,您这样理解儒家经典,一般的儒士只怕不能赞同!”王庶道。

    “关于算学,朕心中也有一些想法!咱们现在记数的方法实在是太过繁琐,朕认为可以将数字简化起来,你来看看朕的这些记数方法。”赵谌道。

    “是,陛下,各个学堂之中,儒学占到一半!除了儒学之外,实学现在分为算学、农学、工学、商学,其中算学最为重要,因为算学乃是诸多实学的基础,编写算学书籍也最为困难,需要许多人手。”王庶道。

    “那日里陛下曾经和我说过,全国学堂应该规范化,微臣回去仔细的思考,各地的学堂可以分为各个年级,每个年级所学也不一样,第一年入学,只需要学会简单的识字即可,第二年则要学习论语、简单算学,之后依次加深难度。”王庶道。

    “陛下所说的这些和历朝历代大儒们的解释完全不同,未必能够让人心服。”王庶道。

    “节气歌各地都不相同,微臣所在的家乡是这样说的‘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王庶不明白赵谌为何对这个感兴趣,不过还是说了起来。

    他站了起来,走到了窗边,观看外面的风景,心中则是在思索儒家的精华、糟粕。

    而且,赵谌所写的乃是后世现代社会的阿拉伯数字,这些也是到了十四世纪才正式出现。

    “陛下,制定书籍,之后散发全国,所需的钱财实在是太多!尤其是陛下所说,实学书籍以后或许会增加新的内容、改进旧的内容,这样一来,需要的银钱就更多了!印刷书籍,首先要雕版,几年一变,实在是不好。”王庶道。

    王庶根本不敢去想这样的问题,他只是脸色苍白低着头。

    “皇室子弟,良莠不齐,像是朕,被百姓说为圣君,可是朕的子孙后代,谁也不能保证其中每一个人都如同朕一样,又或者会出现亡国之君!在这样的情况下,虚尊皇位,可以保的皇室永远荣华富贵,这已经很好了!朕不是考虑自己,而是考虑后人,考虑大宋未来!如果朕所说的都能够得到实行的话,将来天下百姓或许再也不用受兴亡之苦,我大宋之强也将真正、彻底、完全超越汉唐,真正雄霸世界,无人可敌!”赵谌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