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颠覆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8章 送行(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不错,我辈忠贞之士理应如此。”李若水点头道。

    “可惜这天下忠贞之士越来越少,绝大多数人都是随波逐流!陛下变革教育科举,只怕天下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反对,到时候不知道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李纲苦笑道。

    他将泪水拭去,骑到了马上,大笑道:“我等也返回燕京吧!从今以后,朝中没有老人了,只剩下我们这些年轻人了!咱们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来,让他们放心!”

    “陛下,您怎么来了?草民参见陛下!”李纲立刻下马,跪倒在了地上。

    “不错,我要一步步变革大宋,使之更加强大。”赵谌道。

    “这我知道,光是教育、科举变革,恐怕就要持续很长时间!等到教育、科举稳定之后,我才会推行下一项变革!我做任何事情都会考虑利害关系,不会肆意妄为!若是某一件事情不具备实现条件,我便不会推行,保持原状,稳定是我第一个考虑的事情。”赵谌道。

    “外面有鸡鸣声音,该开城门了。”一个士兵急忙道。

    “不必了!我们也确实想要回家看看。”李纲笑道。

    “我等都已经是平民百姓,不应该参与政事。”李纲摇头道。

    走了大概有十余里,前方出现一个路口,他们转过路口,猛然发现这里正有一行人在等待他们。

    “好,那我就回去,我会让地方官员照顾你们的家人!你们对江山社稷有功,朝廷今后还会对两位老师做出补偿的。”赵谌道。

    “陛下,您是君王,我等只是您的臣民,您不必这样做。”李纲感慨道。

    此人正是王庶!在王庶的后面还有曲端、胡铨、王十朋等人。

    两人带着家人、仆从朝着前方而去,李纲的老家在福建一带,他需要前往天津卫,然后乘船返回家乡,而李若水的家乡则是在河北一带,不过李若水决定先将李纲送到天津卫再说。

    “伯纪,你后悔吗?”李若水看向李纲,道。伯纪乃是李纲的字。

    足足走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赵谌、李纲、李若水等人在车厢中说个不停,他们不再说政事,而是说一些家中的琐事,气氛渐渐融洽起来。

    “陛下回去吧!老臣即便是回到家乡,也会继续忠于大宋,忠于陛下!”李纲道。

    “两位老师快快请起吧!我是特地出来为你们送别的。”赵谌将两人扶了起来,道。

    “是这个道理。”李纲点了点头。

    守门的士兵看到这一支人马之后,都愣在了那里!

    他们两人昨天告老还乡,今天就要离开燕京城,一刻都不愿意多留!至于李处温,他本来就是燕京人氏,现在仍旧留在燕京。

    “第二则是制定教材!儒学乃是历朝历代私塾必学之书,我们也不能放弃!儒学教材要占到一半,剩余一半则是实学,实学分算学、农学、工学、商学四部分。”王庶道。

    “城门什么时候打开?”李纲轻轻叹了口气,道。

    他们两人都骑在毛驴上,此刻回头看向燕京城,眼中都带着一丝悲伤。

    李纲、李若水等人离去,朝中再无阻力。

    五月二十三日清晨,天色蒙蒙亮的时候,一支小型的人马来到了燕京城南门边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即便是百姓也可以参与政事,若是百姓对某个官员不满,甚至可以将他罢免,百姓选出官员都不是不可能!”赵谌道。

    “两位老大人,你们不如就留在燕京吧,无论是陛下或者是我们都不希望你们离开!”此刻赵谌身后又有一人道。

    “陛下,您心中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变革念头?”李纲道。

    他纵马朝着燕京城驰去,心情渐渐的好起来,他相信在自己这一批人的努力下,大宋变革之事必然能够彻底实行。

    到了最后,赵谌等人只能陪着李纲、李若水往前,李纲、李若水此刻已经坐到了马车之中,赵谌也陪他们坐在一起。

    “关于儒学教材,我们也应该审核改编。”赵谌道。

    “我和两位老师一起呆了这么多年,从十岁的时候就跟着你们,现在你们要离别,我怎么能不送行呢?”赵谌道。

    李若水此刻也已经跪倒在了地上,他们后面的家人、仆从也纷纷跪倒在地。

    他从马车上下来,之后和王庶等人目送李纲、李若水离开,等到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不见,赵谌感觉自己的双眼一片潮湿。

    “陛下的雄心壮志,我们是不能参与了,不过,我要劝陛下一句,任何事情都要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李纲道。

    领头的正是李纲、李若水二人!

    “陛下,教育、科举变革,首先是教育!而教育变革,第一则是大办学堂!陛下那日里所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此乃是至理名言,因此教育之事刻不容缓!从今年起,朝廷每年会拿出一成的税收用在教育之上,争取三年之内全国各州各县都有公办学堂出现,十年之内各州各县公办学堂数量要达到三个!除了公办学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