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微笑道:“老夫实在是糊涂透顶,看到故人之子,一时高兴,把什么都忘了,快快,以智,其义,你们带着侯贤侄和曹贤侄到后堂用饭,另外派人把北面的宅子打扫干净。”
方其义早就坐不住了,立刻站了起来,一把拉住曹文焕的胳膊道:“曹兄跟我走,小弟领你去。”
曹文焕微微一笑,这位方二公子对自己倒真是热情,也不多说,一边和礼貌的和方孔炤告辞,一边随着方其义向外走去。耳听得后面传来侯方域的声音:“方二公子和曹副将似乎十分投缘啊。”
方以智的声音笑道:“我这个二弟呀,什么都好,就是有些孩子气,做事冲动,他平时最敬佩的就是英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杀敌报国,如今见了这位和他年纪相仿的曹副将,当然是有许多话要说了……”
曹文焕一直被方其义拉出了大堂,七转八弯,经过数座假山亭台,石拱园林,江南建筑的别致,再次展现在曹文焕的眼前。通过一座古朴精雅的九曲回廊,终于在一个弯月型的石拱门后,看到了鳞次栉比的广厦。
一路之上,方其义问这问那,都是一些杀场上的事情。曹文焕对这位年轻的方二公子,也极有好感,因此有问必答,将自己经历之事,大致都告诉了他。尤其自己斩杀顾纳岱和夜袭乞炭小王猛可其其,更是添油加醋,绘声绘色的描述,就连身后侯方域和方以智都听得有些入神。
这二位公子,都是名贯一时的文士,平时吟诗作赋,议论朝政还可侃侃而谈,可是真正的那种面对面一决生死的战事,却离他们太过于遥远。因此听到曹文焕的传奇经历,都有些不可思议的感觉。
这片园林属于方家的产业,布置精雅,充分显示明末官宦豪门的富丽,曹文焕和侯方域各居一屋,算是暂时安定了下来。
但是寄人篱下,吃喝都是别人的,曹文焕多少有些不习惯。现在,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赶快把《红楼梦集》书写完毕,然后找机会送到刻坊,他相信,凭着这些诗词,在明末南京,应该可以很快立住脚跟。
一晃在方家住半个月,这一段日子,曹文焕和方家兄弟接触,已经可以混得很熟。方以智是那种言谈得体的文人,为人处事彬彬有礼,而方其义的性格还保留着少年人独有的冲动,不过,从历史上看,方其义文武双全,其实并不比方以智差多少。
方家是诗礼传家的大族,除了方以智、方其义等人,族内许多人都文采飞扬,诗画并茂,包括方家兄弟的几位姑母方孟式、方维仪、方维则等这些才女。不过,曹文焕根本无心琢磨历史上的方家一族,也根本没有机会见到方家的这些女眷,他现在一门心思都在《红楼梦集》上,他知道,他必须要早日在江南打出名声,然后找机会进入南国子监,因为留给他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这其间,只有侯方域、方以智、方其义三人和他接触,这几个人都知道曹文焕要在南京著书立说,做为相同的文人墨客,他们当然支持。而且,方以智和方其义两人抽空看了曹文焕的诗稿,也被那些后世剽窃来的诗词所震憾,交口称好,对待曹文焕,更加刮目相看。
方孔炤在曹文焕来到之后的不几日,就已经离开南京,去了湖广。临走之前,他依然对曹文焕不死心,又过来试探了几句,可惜还是被曹文焕温言拒绝,他这才彻底死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