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督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七章 军饷(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王二泥,守备大人已经仁至义尽了,难道你非要让大人死在这里才开心吗?大人死了,营内弟兄们的军饷向谁讨去?你是想借机鼓动大家造反吗?”

    这话说得铿锵有力,曹文焕暗叫一声好,这人说出了自己不能说的话,军营内毕竟不都是大字不识的愚卒,也有明理的人。

    侧过脑袋一看,一个人从队伍里施施然走了出来,居然是把总魏东良!这家伙不知道什么时候混在了队伍里,这时候才说话。

    不过魏东良的一句话,让王二泥、张富贵二人瞠目结舌,周围的士卒也恍然明白了什么。

    “回营吧,回营吧。”魏东良连连挥手,道,“大人已经说了给大家发饷,就一定不会食言的。”

    周围的兵卒稀稀拉拉的开始往营房走。

    “弟兄们,弟兄们……”张富贵还想再说什么,可是除了十几个依附他们的死党,已经没有人愿意在这里废话了。

    “你们两个也回营吧,本官对今日的事,即往不咎。”曹文焕强忍着背上的疼痛,冷冷地甩下一句话。

    “什么?”王二泥和张富贵对视一眼。

    “大人让你们走,还不快走,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大人都说不追究了,赶快滚回营去吧。”魏东良狐假虎威似的道。

    王二泥和张富贵不知道曹文焕怎么想的,但是目前的情况已经容不得他们有半点迟疑,讪讪地退了下去。

    “大人,”看到王二泥、张富贵走远了,魏东良回过头,一副茫然无措的样子,哭丧着脸道,“今天早上,卑职家里的婆娘生了小病,所以来的迟了一步,刚到教场就看到这里黑压压的,可是这……这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秦把总一家三口都死在了这里?大人,发生了什么事啊……”

    曹文焕看了一眼穿着士卒服饰的魏东良,他现在身心疲惫,不愿意和他废话,沉声道:“先把本官送到守备府,本官回头再和你说。”

    “是是是……”

    魏东良急忙吩咐士卒,把曹文焕带出教场。

    刚刚走出教场不远,忽然看到前方尘土飞扬,大批衣甲鲜明的明军向这边赶了过来。

    曹文焕心道:“果然还是来了。”

    原来,他在守备府听说营内因为军饷的事情发生变乱,就猜测到事情可能非常棘手,从明末历史来看,崇祯朝发生的兵变次数太多,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因为欠发军饷的事情引起。袁崇焕算是有本事的人了,可是镇守辽东的时候,一样发生过兵变。

    教场发生了什么事,曹文焕还不清楚,但是为了防备万一,半路遇到督饷郎中衙门的检校官的时候,他故意抽出长刀架在对方的脖子上,一来询问军饷的事情,二来也是为了渲染事情的严重性。

    按照推测,检校被曹文焕这么一吓,自然要到督饷郎中那里去禀告,这样守备营教场发生的情况很快就会被地方衙门知道,为了防止事态扩大,总督直属大营一定会出兵赶来弹压,这也是曹文焕为了保全自己所做的一手准备。

    历史可以少了任何人,可是绝对不能少了他这个冒牌的曹文焕,因为他已经把自己看作是这个时代唯一的救星。

    事情果然按照他的逻辑发展,检校被曹文焕一吓,急忙去了督饷郎中衙门,把事情经过向郎中大人陈述了一遍。督饷郎中大惊,急忙赶到宣大总监陈贵的府上商议。

    军饷本来就是陈贵和督饷郎中二个人合谋克扣的。陈贵第一次出了禁宫做监军,皇上又金口玉牙的颁下诏旨,宫里出来的监军,和总督一律按照相同的体统行事。有了这个护身符,他不把一切人放在眼里,唯一有些忌惮的就是卢象升。

    这次卢象升出外巡边,朝廷又在这时发下一个月的军饷,陈贵认为有机可乘,于是和兵部派遣到宣大负责督饷的郎中合谋,把除了卢象升直属的营兵之外的一切兵勇、民壮、团练等地方兵卒的月饷,克扣了大部分,只发下了小部分。

    陈贵自认为这件事有惊无险,卢象升不在,只要不扣除他直属大营的军饷,就不会造成事端。唯一碍眼的是那位负责地方监察的巡按御史,不过这位名叫林铭球的巡按,被陈贵找了个理由,骗出了阳和城。

    至于新调来的守备曹文焕,虽然年纪轻轻,但是看样子也是一个相当知道好歹的人,第一天当守备就已经在话里话外表现出了对自己的恭敬态度,那么这件事他应该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反应,大不了以后给他些甜头就是了。

    陈贵打着这样的主意,所以把饷银留下了大半。这时听到督饷郎中说起了今天曹文焕的不同表现,他知道这中间出了事情,急忙派人到守备府打听,结果听说因为军饷的事情,守备大营的兵卒要作乱了。

    陈贵吓坏了,“兵变”是什么后果他是一清二楚,如果这件事做实了,贪污军饷的事情想瞒是瞒不住了,皇上一定会砍了自己的脑袋,没准还会连累自己在宫外的家人。督饷郎中听说了,也当场吓尿了裤子。

    为了压事,陈贵急忙调动总督直属营的兵马,赶往守备兵营的教场,没想到半路上就遇到了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