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一场生离死别。
固山额真赵布泰、提督张国柱、吴三桂藩下的杨珅、石国柱,一个接着一个陨落,最后连吴三桂自个也陷入战败身死的境地,说起来不能不让人一阵感伤。
其实,这并不是因为他与吴三桂等人的感情有多好,实在是因为兔死狐悲,生怕接下来便该轮到他了。
所以,一封接着一封请援信被他递向京城,不住的强调着这样一个严肃的事实,一旦明军屯田后,必然能够更快的聚集粮草,到时候定对广西大举进攻,当双方交战之时,凭着他一个提督,恐怕抵挡明军不住。
所有的求援信都经过了文官的润笔,务必做到情真辞切,感人肺腑,可是,那些华丽的辞藻,对于顺治来说,简直就是对牛弹琴,全部的求援信递过去,都是石沉大海,没有半点效果。
线国安其实早便知道了这样的结局,听说朝廷那边闹翻了天,皇帝叫嚷着要御驾亲征,群臣疯狂劝阻,现在还在折腾,一时半会肯定不会理会他了。
不过幸好,明军粮草匮乏,无力发动更进一步的攻势,否则广西危矣!
此刻,线国安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他最大的安全感来自于孙永金传递的半真半假的信息,实际上,他已经渡不过这个年关了。
明军缺粮确实不假,为了救济云南百姓,会花去大量的粮草更加不假,但是,没有人能够想像得到,孙永金的高产农田在这一年里究竟生产了多少粮食。
虽然仅仅凭着这些粮食,要想供应整个明军的军事行动有点困难,但是发动一次小规模的军事冒险,还是可以做到的。
当所有的人都被贵州异常宁静的前线蒙骗时,大股的明军以屯田的名义悄悄的朝广西方向转移。
李定国先是带着大军从广西安隆过境,顺带招降了当地军队,然后进入广南府境内。
当所有的清兵都以为他真的是要去屯田,可以欢欢喜喜的过上一个热闹年时,李定国于除夕之夜,率众而出,直直的朝前线的清兵猛扑过去,孙永金的火枪骑兵在前,贺九义的南宁兵在后,措手不及的清兵当即崩溃,满桌子的酒席被摔了一地,然后仓惶而逃。
李定国乘胜追击,只杀得这股清兵哭爹喊娘,如果不是线国安及时堵住明军的攻势,说不得他这个提督已经踏上了黄泉之路,接过了孟婆之汤。
当双方的战线再度稳定起来的时候,广西半境失陷,线国安损失近半。
在清兵大营中,线国安看着如今广西的版图,欲哭无泪,就是吃了一个年夜饭的功夫,明军便占下这么大的一个便宜,他们怎么连过个年也不肯消停呢。
孙永金的火枪骑兵在离去之前,更是甩下一句话来,“咱们就是要屯田,也要跑到清兵的家门口来屯。”
听到那些火枪骑兵的话,线国安气得七孔冒烟,明军什么时候这么拽了,就算是孙可望、李定国发动西南反攻,连创桂林大捷、衡阳大捷的时候,也没这么拽过。
不过,就在他想到桂林大捷的时候,心中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当年他镇守南宁,桂林被围之后,他立刻率部救援,但依然被明军攻破省城,孔有德自杀身亡。
当日的情景,他还历历在目,他该不会重蹈孔有德的覆辙吧。
幸运的是明军确实无力发动更加强有力的攻势,虽然攻破了广西半境,但是收集到粮草不多,不得不暂时停顿进攻,收兵休整。
同时,在川南一带,与线国安合着眼泪吃完年夜饭不同,这里的清兵将领可是一日三惊。建昌一带,明军经营日久,在这里有着深厚的基础,当年蜀王刘文秀更是在这一带布置重兵,准备北伐收复全川,只是随着孙可望内犯,不得不放弃。
后来清兵入滇,驻扎建昌的冯双礼誓死不降,可惜部将狄三品叛变,这才导致川南全境沦陷。
不过,这里毕竟是明军的一个重要基地,驻扎着大量的军队,当孙一率领大军逼迫过来的时候,这些投诚兵根本无心作战,不是投降,就是倒戈相向。
因此,只要孙一发动进攻,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骚扰,也会让这些清兵将领恐慌莫名。
清兵四川巡抚高民瞻更是满怀忧虑。
吴三桂带领清兵入滇之后川空虚比广西更甚,如果不是幸运的招降了川南的明军,说不得他们连抵挡川南明军的攻势都是一个问题。
可是,随着吴三桂在云南的惨败,明军士气大振,那些投诚兵军心不稳,哪怕是明军最弱的一个兵团,孙一带着一小股不能称之为军队的军队前来恐吓一番,都能引得大批的投诚兵反正。
如今这些投诚兵已经不是他功劳簿上最耀眼的一笔,反而成了一颗随时都会爆炸的炸弹,不知什么时候,就能把他炸个灰飞烟灭。
他在成都城里思量了许久,最终打定主意,在年关过后,遍邀川南投诚兵将领,集聚一堂,好酒好肉的全都拿了上来,在相互说了一番恭维的话之后,高民瞻拿起酒杯,说出了此次宴席最为重要的一句话,“各位大人,马惟兴、塔新策等人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