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李修远刚才所说的也不都是无的放矢,其中他就有顺势给在场众位大臣洗脑的目的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想要将施行新政的难度降低,李修远就需要在新政施行之前,大肆为自己的新政制造有利舆论,先让全国上至满朝文武,下至贩夫走卒都先接触并了解自己的新政,然后就会产生一批比较有远见的有才之士拥护自己的新政,到时他再施行起新政来,即便有保守的旧势力抵制新政,他也有足够的人马和筹码进行抗衡,甚至压制
且其中关于改革的那一部分,更是李修远说话内容之中的重中之重如果他连这些大臣们都不能说服,他还谈什么改革,说什么新政到时即便自己的旨意传了下去,下面中央朝廷和地方各个衙门也会变着法子的阳奉阴违,新政也就只是一纸只有其名而无其实的空文罢了
正是鉴于这些理由,李修远希望通过让他们与自己朝夕相处,诚心相谈,利用自己的思想引导他们,尽量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而不再只是局限于‘大明乃至高无上的天朝上国’这一错误认识
“陛下所言,实乃亘古不变之理”一生清廉又极具才能的卓敬在略微思考后,瞥了一眼坐在身边的众人,率先开口道,“纵观历朝历代,凡英主明君,所施之政,无不上鉴于史,毙弊陈利,革旧出新,去腐朽而留精华;凡无能昏君,则安逸yin乐,固守自我,停步不前,终至王朝灭亡陛下天纵圣明,虽则太祖高皇帝雄才伟略,治国有方,始创洪武太平然则所谓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凡事皆需因外力之变而变,无论君王治国之道,或臣子为臣之道亦是如此今日陛下有此圣言,意欲图造太平盛世,臣等自当誓死相随陛下但有所命,臣等纵万死义不容辞”
“好,有卓爱卿这一席话,朕心甚慰,果真不愧为我大明之忠臣”李修远赞赏的望了卓敬一眼,满脸笑容的赞道,眼神却从其余众人身上一一扫过
画虎画皮难画骨,李修远虽然知道这些人对自己都是忠心的,但他为了谨慎起见,他仍需要再试探他们一番
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话虽然表面意思浅显,却蕴含着相当深刻的道理李修远作为统治一个国家的皇帝,无论做什么事,自然也都需要有两手准备对这些臣子的忠心,当然也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试探免得到时候阴沟里翻船无论历史上还是大明之后的数百年时间,李修远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的丰功伟业都是毁在自以为对自己十分忠诚的亲信身上的吗?说来这也是帝王心术必修的内容,随着当皇帝的时日越久,李修远渐渐的也掌握了这门课
“陛下所言甚是虽我大明如今日益富庶,百姓安居乐业然则居安思危,外有北元余孽,关外游牧,南有安南,内有诸王虎视眈眈,如此观之,我大明目前可谓局势堪危若陛下再起新政,引起小人乱政,恐新政将颇费一番周折然则,为陛下分忧,乃臣子本份若陛下决心已定,臣等身为臣子,自无置身事外之理,只需陛下一言之命,臣等无所不从”徐辉祖似不经意的扫了卓敬一眼,紧随其后附和道
都说卓敬不仅清廉,而且才能卓绝,魏国公徐辉祖深以为然适才众人都在权衡利弊斟酌考虑,他卓敬在向皇帝表示忠诚和支持之时,却故意把众人一起拉下水,如此一来,即便他人心中有所顾忌,也不得不同意皇帝的意见
至于他自己,则是不知燕王信中所说是否属实,但无论真假,他也迫切希望能够到北平一趟,一来是看望一下自己的亲妹妹,二来也是希望能够劝劝妹妹回京,免得到时被牵连
“陛下,所谓杀鸡儆猴既然燕王有不臣之心,为绝后患,还是及早削藩才是如此一来,陛下明日登基继承大统之后,恰可借此震慑群臣,让心有他念之人断了想法至于北元余孽及安南边境,只需先派兵戍守,料来那些宵小之徒也不敢贸然冒犯我天朝”兵部侍郎平安见皇帝和徐辉祖等人都不明说,个个都墨迹的跟妇道人家似得,他索性直接把皇帝的意思说白了,让他们避无可避
“哦?那不知平爱卿有何两策,既能解除内患,又能避免失态扩张?”平安的话正中李修远心意,但他却不表露出来,反而明知故问的反问道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