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九三六,
民国二十五年。
中国,旅顺。
“有没有精神?!”
声嘶力竭的吼声在空气中回荡,一名身穿灰绿色日本陆军九八式制服的男子正冲着台下怒吼,他的肩膀上绣着象征勤勉的红色勋章,推的像板砖一样的寸头上黑发根根直立,歇斯底里的表情配合上额头上青筋毕露的血管,给人一种恐怖的既视感。
“很有精神!”
回应听上去很是铿锵,但实际上并不热烈——这所陈旧的教室里坐着的只是一群面带菜色的半大孩子,大的有十五六岁,小的只有七八岁,虽然都整齐的穿着和服,但和服不是太大就是太小,不少人衣服上还打着补丁,显然生存状况并不怎么样。
稀稀拉拉的回应也说明,这群孩子对台上的发言不感兴趣——如果不是台上军装制服男人看上去十分的凶恶,恐怕回应还会更少一些。
“起这么早,哪有什么精神”讲台下有一丝不和谐的声音传来,只是声音细如蚊虫,又带着点嘟囔的模糊感,不仔细听还真听不出来。
发出嘟囔声的是一名面目微黑的十六七岁少年,虽然脸上仍然是一副严肃认真的表情,但微撇的嘴角和低低的抱怨却出卖了他。
“不要惹事了,中本,”旁边一位秃头大眼,眉毛短促的少年轻轻的拉了拉名叫中本的惹事少年,张嘴跟着周围喊了一句“忠君爱国”“为天皇陛下效忠”的口号,然后又轻轻推了推身旁的好友。
“武运长久!”
名叫中本的少年也跟着大喊了一声,声音异常响亮,倒让讲台上的军人大为诧异,他看了名叫中本的少年一眼,发现这名少年面色严肃,神情果敢,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以示嘉奖。
“纱碧”
中本满脸敬仰的看着讲台上的军人,嘴上却低声说着一句周围所有人都听不懂的话。
秃头大眼少年也听不懂,但他知道那绝不是一句好话,因为自己的好友只有在保育院克扣口粮和强制军事训练的时候才会说出那句不明所以的口音。
“也许是关西哪个旮瘩特有的方言吧!”
秃头大眼少年名叫原田浩二,作为旅顺口日本移民团模范第三保育院的一名保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