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边月满西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定西风云起 第五十七章 凤凰池畔鹦鹉坟【上】(6/7)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门阀子弟常常来此赌马求乐,自是让他二人赚了个盆满钵满。

    后又插手粟米盐铁,市价高低皆在掌握,凡是舟车所通,步履可及之地都有其从属商贩。

    虽然九族之人看不起他们,但他们却已积累了巨量财富,建起了出云楼观,藏金深穴,其余车马服饰等,皆与九族族祖楼主无甚差异。

    博古楼事变之日,樊家与张家主动献出巨量财富得以保全性命,如今乐游原上的居民中,基本都是这二家的后代子孙。

    只是他们已不再商行天下,而是回归到了安稳平静的耕织生活中。

    ——————————

    南市青楼歌馆林立,丝竹调笑之声,整日里不绝于耳。

    街上更有南蛮壮汉,力能扛鼎,西北巫师,口喷大火。

    楼中姑娘各个喜春含羞,娇脸似红霞,朱唇似落日,峨眉似弯月,云鬓似蝉翼。

    白日里青楼不接客时,便会下楼在街市上游玩。

    三五成群,端的是翠袖飘扬,香裙摇曳。

    手持风车或糖人,十指如玉笋芊芊。

    每到冬日,大学纷飞时,更与博古楼中的才子们互掷雪团,打闹嬉戏。

    引得是才子佳人皆喝彩,一个个粉汗润透披肩,定要兴尽情浓方才罢休。

    而后便与自己嬉闹时中意的才俊,依偎着上了楼。

    玉扣桌上放,罗带手中藏。

    雪胸浑似银,玉体滑如锦。

    臂膊无胭自凝光,香肩无粉暗生芳。

    虽红颜易老,但相思难了……

    这南边儿却是不知挺立了多少个春秋,至今仍然依旧。

    ————————

    东市多为餐食之所,却又盛产美酒,尤其是一种名为“浮生一梦”的美酒最受欢迎。

    酿造之人取数九寒冬的乐游原底层之雪化水酿造,在仲夏时分饮一杯,顿觉通体清凉,酷暑尽消。尤其是受到湏态的喜爱,因此每年都是供不应求。

    曾有书只闻酒味而大醉三日不醒,醒来之后头脑轻健,下笔如有神助。

    还曾有人饮此酒一朝悟道,竟是写出了一部名为《醉生梦死》的功法。

    虽是武道功法,但却辞藻华丽优美,用典精致平顺,即便是当做文道圣书也没有任何异议。

    这《醉生梦死》功法却是讲究无酒也要自醉三分,后世的醉拳醉剑便是出生于此。

    另还有千味菜肴,万种细点,就算是连吃十年都不会重样。

    西市则为丧葬之所在,平日里无事之人不会前往,因而也无多记录。

    如今坟地已平,是非功过也都掩埋在了厚厚的黄土之下,连留给后人评说的机会都没有了……

    不知又有多少历代的冤魂怨鬼在兴致勃勃的听着刘睿影与萧锦侃的深夜畅聊,听着这些曾经由他们所创造的历史。

    “真的没事吗?”

    刘睿影问道。

    好端端,很是安静的夜里突然那如此嘈杂,人事儿都不免心惊。

    “不用管。说常有也常有。”

    萧锦侃说道。

    然后把自己面前的那一小堆果干分给刘睿影分了一半。

    “你不会无缘无故的来博古楼对吧。”

    萧锦侃终于是问出了口。

    刘睿影一枚果干刚要入嘴,听到此言后却又放了下来。

    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和萧锦侃说实话……毕竟这《七绝炎剑》实在是干系太大。

    “我来公干。”

    刘睿影想来想去却是说了这四个字。

    “和你同行的二人,是半路遇见的?”

    萧锦侃问道。

    刘睿影有些诧异,他并没有说起过酒三半和欧小娥二人,萧锦侃是如何知道的?

    “你怎么不问问我,除了查缉司之后又做了些什么。”

    萧锦侃说道。

    屋外的火光渐渐远去,嘈杂声也逐步隐去。

    快要过去的夜晚,却是又安静了下来。

    “你不是说了,当小偷吗?”

    刘睿影故作轻松的说道。

    但是他的手却在不停地往嘴里送着果干。

    一个人进紧张的时候,总会习惯做些别的事来演示。

    以为这样似乎能传递出一种自己调理稳当的感觉,但实际上却只会让人一眼看穿。

    现在的刘睿影就是这样。

    先前他吃果干时,每一口都会咀嚼的很慢。

    让唾液充分的包裹着果干之后,等表皮微微因湿润而变得柔软了才会开始嚼。

    每一下也都嚼的很是彻底,用后槽牙把果干压的平平整整,完全穿透。

    刘睿影吃东西的习惯是吧事物在口中都分成两半,这样左右可以同时咀嚼,满口盈香,两边也没有丝毫偏颇之感。

    但是现在,他却只用左侧一边在吃果干,并且一颗没咽下去就再填进去一颗。

    “我也是知道规矩的人。不方便说就不说了。”

    萧锦侃笑着说道。

    他还是撕开了新拿出的这坛酒的封泥,并且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