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边月满西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定西风云起 第五十七章 凤凰池畔鹦鹉坟【上】(1/7)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萧锦侃口中让刘睿影下葬的这处风水极好的地方,叫做凤凰池。

    说实话,这如今的凤凰池只是徒有虚名,并不漂亮。

    但它好歹也是博古楼十大奇景之一。

    虽然叫这么个名字,但是池子里并没有凤凰。

    就连鸟也很少……但是却有很多蚊子。

    说来也奇怪,整个博古楼其他的地方都没有蚊虫,好像是全都聚集在这里了一样。

    凤凰池很小很小。

    小到都不能称之为湖,只能叫作池。

    停水圆者曰池,方者曰塘。

    但凤凰池却的形状却是不圆不方,看上去十分别扭。

    不过在皇朝时期和更早的博古楼中,这凤凰池可是位于中心,委实是华丽异常,金碧辉煌!

    每日里灯火人流不绝,十二个时辰中,每到一个还会有水发景观腾起水柱摇摆报时。

    那会儿,狄纬泰还是个小童。

    就连最为基础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都还未背熟。

    博古楼也不似现在这般好像铁板一块。

    虽然现在也并不是看上去的这么团结,可是楼主却只有狄纬泰一位。

    在那时,却有九位。

    九位楼主。

    九位八品金绫日。

    这是何等震撼的景象?

    湏、湐、湑、湒、湓、湔、湕、湗、湙。

    这九个姓氏,每一族一位,掌管着博古楼的九座经楼。

    据说,这九大姓氏是定西王域和震北王域这两片土地上,在远古时就诞生的最早的一批居民,因此他们也被称作上古九大姓或上古九大族。

    姓氏中尽皆带有水字旁,是因为在文明的初期,人类只知择水草而居,便以此把水嵌入了姓氏。

    每一族的辈分最高者,在族内称族祖,在博古楼内任楼主。

    这是一代代传下来的规矩,也不知有几千年没变过了。就是那建立了大一统皇朝的星剑仙,也没去更改过。

    相反,听说他还请这九位族祖楼主吃过饭。

    与之相比,五王的时代就显得太过于浅薄……

    其中最年长者比狄纬泰还年轻,那王域的历史又怎么能和博古楼相比呢?

    于是乎,五王共治也没有改变这博古楼的格局。

    但是外不乱,己却先不稳。

    万年基业总是从底部与内部开始瓦解。

    很多事物一开始把自己标榜的的太高,后来就会死的太惨……

    那名叫狄纬泰的小童,他已经长大了。

    不仅能熟背《百家姓》、《三字经》,其余的经史子集也全都不在话下。

    不仅能熟背这些经史子集,就是运筹帷幄提笔秀山河也是信手拈来。

    他就这么着。

    靠着一颗脑袋,一根笔。

    一个字串成一句话,一句话堆成一段话,一段话又拼成一片文章。

    然后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的搭成台阶向上爬。

    每一步一个脚印都饱沾墨汁与……鲜血。

    至于这写字做文章怎么会见血,暂且不提……

    总之狄纬泰就这样走到了他能走到的最顶端。

    上古九大族统管博古楼的九座经楼,因此被称为九经。

    外姓之人对经楼之事,是绝对没有染指机会的。

    和欧小娥所在的欧家那般开放不同,上古九大祖极度的排外。

    九座经楼之下,是一世龙门,三得,五道,七贤。

    分别对应着一人之称谓,三人之称谓,五人之称谓,七人之称谓。

    而狄纬泰,爬上的位置就是一世龙门。

    九经之下的最高位。

    湏家的当年的经楼,就在现如今的四季不冻河南端。

    时任族祖的湏仪对自己的亲弟弟湏态尤为信任。甚至广而告之,在自己闭关或不在的时候,湏态可以替代自己行事族祖楼主之权。

    就连着湏家经楼的扩建与分配,湏仪都是交由自己的额这位兄弟来完成。

    与湏仪不同,湏态放浪形骸,最喜喧嚣华丽。

    而由他负责监督建造的湏家经楼,则被称为博古第一楼。

    且不说楼上,单单是楼下迎宾大堂,夏天用百年难融的万载玄冰铺地,冬天用紫铜灌热水砌墙。

    不管一年里四季如何变化,都是温暖清凉,爽快异常。

    时人称之为“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又赶上湏仪爱才重文,于是来博古楼者,有十之五六皆是奔着湏家经楼而来。

    每到傍晚,华灯初上。

    就可以看到湏态在高台上大摆宴席,替他哥哥宴请天下才俊。

    当时丝竹之声不绝,酣饮畅谈之情不散。

    置于此情此景中,即便是那一盘值万千的珍馐有当何如?不过和猪食狗粮一般罢了……

    迎风立于高台之上,可便览博古楼内的通篇景色。

    下方更有石山与钓池。

    石山虽无珍禽异兽,也无奇花异草,但是每块岩石高耸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