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贵公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一十九章:杀手锏(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豆卢宽随即道:“臣年纪大了,只怕……难堪重任。”

    李世民便微笑道:“那么卿家可有什么适合的人选?”

    豆卢宽的目光便在众臣身上来回穿梭。

    骤然之间,这殿中众臣纷纷开始躲闪豆卢宽的目光。

    豆卢宽一下子意识到,这是一个苦差,至少对于清贵大臣而言,是绝不愿沾这浑水的。

    见豆卢宽久久闷声不响。

    李世民面带怒色道:“卿自己不愿担当如此重任,又推举不出好的人选,却在此说三道四,此为何意?”

    “这……”豆卢宽显然一时间确实没有适合的人选,面对李世民的责问,不免也觉得尴尬,只好道:“臣万死。”

    李世民摇摇头道:“既如此,那么就让正泰辛劳一些吧,命陈正泰为西域安抚使,令其裁决各邦商贸事宜。如何?”

    众臣只得唯唯诺诺。

    显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商贸裁决的油水有多大,里头涉及到的利益有多大。

    当然,清高的大臣们,本就不愿意接受世俗的事务,就更别提是商贸了。

    现在大唐的商贸发展固然是一日千里,可在许多人看来,至少在这些清高的人眼里,依旧还属于下贱。

    哪怕他们背地里买卖做的顺溜的很,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内部是没有鄙视链的。

    这就好像,虽然有人用xxx或者空格键来作诗,但是并不妨碍这些‘诗人’们自命不凡,眼高于出更可怕的话似的,随即就道:“照准了吧,三百万贯便三百万贯。”

    陈正泰便道:“陛下圣明。”

    陈正泰表示,这讨价还价的过程真不容易呀!

    而后告辞,乐滋滋的走了。

    …………

    这陈正泰一走,李世民倒是有一些可气起来。

    三百万贯啊,这确实不是小数目,自己怎么就鬼使神差的答应了呢?

    显然,他觉得不靠谱,各国毕竟贫瘠,指望从这些穷邻居身上,能获取什么丰厚的利润?

    张千站在一旁,方才的事,尽收他的眼底,他固然知道陛下的心思,只是现在却不敢多言。

    李世民最后一声长叹,索性……默认了。

    ………………

    陈正泰出了宫,随即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现在要办的事还有很多。

    一方面,一个全新的商行,即将要搭建起来,六百万规模的投入,绝不是小数目,这几乎是当今天下,资本最雄厚的商行之一了。

    这个名字,陈正泰都已想好了,就叫大食商行。

    取名大食,是因为当下,大食乃是在这个世界岛的中心位置,谁掌握了这个中心位置,谁就握有未来。

    而至于人员,还有未来所涉及到的业务,却还需在制定出商贸法令之后,再做决定。

    只是这商贸的法令,却是最头痛的。

    因为……这个法令首先得得到各国的认可。

    总不能赤裸裸的跟人说,没错,我是来抢掠你们的。

    不能这么干。

    大家都是德高望重的人嘛,大家得一起商议出一个至少表面上公平的法案。

    譬如,大家都有通商的自由,大家都协力保护活动于各国的各国商贾。对于商业纠纷,也该一视同仁,进行裁决。

    因而,陈正泰请了几乎所有人遣唐使,大家一起在争吵之中,弄出了一个草案。

    而这草案,一面要上奏大唐朝廷,也需令人派出快马送往各国,让大家给与一些建言。

    其实原本这个通商的律令,各国是颇为忐忑的,因为摆明着现在大唐如日中天,此时若是大唐强迫大家割地赔款,大家也是认了的,至少许多人都有心理准备了。

    不过只是通商,那么就大大的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了。

    遣唐使们起初的时候,是一个个噤若寒蝉的样子,原本是打算做任人宰割的鱼肉。

    可谁晓得,陈正泰召集大家一起制定商贸法,甚至非常认真的听取大家的建言,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也愿意接受大家的建议,进行更改。

    这一下子的,却令遣唐使们心里长长的松了一大口气。

    他们很清楚,这东西送到各国去,国王肯定会同意的。

    而在另一边,陈家上下却已开始雀跃了。

    六百万贯的资金,已经摩拳擦掌了。

    这时候,武珝直接被请到了陈正泰的书斋,朝中的事务,一概不理了。

    接下来……她在陈正泰的授意之下,开始进行计算了。

    新建立的商行,将会拿着六百万贯的财富作为本钱,而后先行融更多的资金。

    当然,这些资金,乃是面向世族的。

    紧接着,这个新商行,再通过融资,撬动至少两千万贯至三千万贯的资金。

    这个资金……可怕之处就在于,若换做是数年前,这几乎等于大唐一半的国库收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