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妖魔哪里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章 吉祥县(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小水乡的小印叫侯德才,年纪大约四十岁,据说养有一名祖传的家神,靠家神庇佑来解决诡事。  水鬼回棺这起案子王七麟知道,听天监内部信息互通很及时。  跟他经历的下马岭钟氏转生和将军府阴魂换体两件诡事相比,水鬼回棺这事不值一提。  里面没什么弯弯绕绕,侯德才请家神抓了水鬼,这事就结束了。  死去妇女一家很高兴,本来要立衣冠冢,现在好歹有个全尸能落入祖坟。  但撑船老汉是个人才,把这么一件清水似的案子说的波云诡谲。  船上的大闺女小媳妇儿瑟瑟发抖。  因为徐大在带节奏,他时而大呼小叫,时而往人家身边凑。  大闺女小媳妇儿们被他吓坏了。  王七麟看着江水沉思,他以前在村里也听说过一些诡事,但没这么多。  很显然,新阴路诞生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了。  渡船乘风破浪,河面晃晃荡荡。  王七麟的影子在水中摇曳晃动。  逐渐的,他感觉自己影子变得淡了起来。  而水下有个黑影在逐渐的深重了起来。  就像是这黑影在吸食他的影子。  下意识的,他开始默念金刚萨埵心咒:“嗡班则尔萨垛吽……”  同时双手手指转动,一套根本印开始安排。  他再细细查看,发现水中没什么异样。  不过既然使出了临字真言,他索性盘腿坐在船头开始练了起来。  沉迷修炼,岁月如梭。  渡船剧烈晃动了一下,靠岸了。  大闺女小媳妇们慌忙拿起行李下船,徐大不甘的叫道:“姐姐妹妹们,我也有个乡间传闻,你们不听吗?这个可是真事,哎哎,别跑啊,小心磕着。”

    女人全走了,徐大懊恼回头。  一个老爷们倒是跟在他身后陪着笑:“大爷,我听,你讲给我听呗。”

    “滚!”

    王七麟收起刀上岸,这里有骡车送往县里,价钱倒也便宜,两枚铜铢一个位子。  吉祥县是一座建立于隋朝年间的老城,历经近千年时光,它饱受风吹雨打、刀劈火烧,迄今以更雄伟的姿态挺立在大地上。  一圈厚重的青石城墙环绕着小城,四周开有四门,分别为东华门、西华门、文曲门、武曲门,城内最高建筑是一座鼓楼,若有战事,鼓声会毫无阻碍的传遍全城。  城墙雄伟坚固,它用了山石砌筑,砌墙所用的灰浆是用石灰、桐油、糯米汁等混合而成,灌铸的坚若铁石,抵御着风雨侵蚀和刀兵来袭。  城门口有四名身穿皮甲的士兵在值守,新汉朝立国至今,国力强盛、海清河晏,所以守卫并不森严,官兵看一看乡民的脸就让他们进去了。  到了王七麟这一车的时候守卫官兵甚至没多耽误,看到他和徐大的玄衣立马放行。  入城后热闹起来,街道跟这座城池一样已经上了年头,铺路的青石被车轮碾碎又铺上了青砖,砖石相间不甚整齐,但相比乡下已经很有格调了。  无尽岁月下来,无数车轮脚步在进城的路上压过踩过,留下一些痕迹。  根据新汉朝律例,城墙内外五十尺之内不得有民居,以防止起了战事的时候耽搁往城墙调兵遣将。  但新汉立国之后吉祥县再没有经历过刀兵之乱,所以这条律例执行的不太严格,一座市场在城内铺开了,牲口市、粮市、肉菜市都在这里。  有人扛着插满糖葫芦的草木棒子在门内转悠,看见有小孩出现便到跟前叫卖两声。  可惜百姓艰苦,养活一家子人口已经不容易,多数没有闲钱再去给孩子买些零食,所以门口聚集了一些衣着陈旧的小孩在眼巴巴的流口水。  糖葫芦便宜,一个铜铢能买两根。  徐大很阔气的甩出五枚铜铢,小贩急忙低头哈腰:“大人您要几根?”

    “那边的小孩,一人一根。”

    他指着孩童道。  小贩早就注意到了这里孩童是八个,他以为自己占了徐大便宜,屁颠颠跑去挨个分了一根准备走。  徐大伸手又薅了三根下来。  你可能小赚,但我永远不亏。  徐大分给王七麟一根,王七麟看了看糖葫芦上只挂了点糖霜,一点糖浆没有,难怪便宜。  再往县里走,道路两侧出现了民宅小院。  这都是老百姓住的地方,道路阡陌、屋子矮小,有臭水沟、有垃圾堆,很有生活气息。  几个大乞丐在追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其中一个一边追一边喊:“孙子别跑!”

    “不跑的才是孙子,追我的也是孙子!”

    少年反唇相讥。  “看我不把你肠头捶出来!”

    “你还是给小爷嘬出来吧。”

    王七麟往前走了两步抽出妖刀亮了亮相,乞丐们面如土色,转身狂奔。  少年竟然不怕,他看着乞丐们逃跑的身影露出吃惊的表情:“刚才追我的时候,他们竟然还留有余力?”

    “当然了,得留下力气揍你。”

    徐大笑道。  少年不领情,歪头看看两人后吐了口痰,拔腿就跑。  徐大气的大骂:“这孙子!”

    再往县城中央走就出现了一些独门独院的清雅房屋,然后是茶楼酒肆、医馆布坊之类的店铺。  在这里王七麟看到了名闻全县内外的倚翠楼,可惜他们来的太早,人家关着门,只能闻见脂粉香气。  王七麟下意识驻足观看。  徐大贱笑:“骚动了?”

    王七麟严肃:“不,这里杀气冲天、冤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