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套在衣袖里,看见有生意上门,立马露出笑容问道:“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为纪念他的母亲而建造的。大报恩寺内有一座高琉璃塔,为了建造好大报恩寺,他从全国召集大批工匠,在南京郊的窑岗村一带,足足设立了72座官窑。工匠们日夜赶工。”
“用陶土为胎,先是高温成型,再涂上不同的、甚至是从外国进口的各种釉彩,再进行一次低温烧制,无数精美的琉璃构件被烧造成功,最终组成了精美绝伦的大报恩寺和琉璃塔。”
“朱棣烧造了一批陶瓷地砖,上面还印有青花图案。我们都知道,烧制陶瓷由于挂的釉彩的厚度不好控制,所以烧出来的陶瓷的尺寸基本上不会太精细。”
“可要烧成两块拼在一起严丝合缝,而且一样平整光滑的地砖,在没有机器,单靠手工的的明代,基本上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工匠,还把这件“困难”的任务完成了。”
“大报恩寺青花地砖长宽约20厘米,厚约2厘米,每一块都尺寸精密,胎体通体细白,像糯米糕一样。因为表面用得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所以图案发色深沉,深入胎骨。在胎釉结合处,还能隐约看到火石红现象,绝对是陶瓷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