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香江之大亨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七十五章 入场(1/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香江划分为三个行政区域,分别为港岛、九龙和新界。

    我们都知道,因为历史原因,港岛和九龙分别在前后两次鸦片战争租借给了当时的日不落帝国。

    所以这两地地方也是最先发展起来的,现在也成为香江最繁荣的地区。

    随着港岛和九龙的土地开发接近饱和,港府也逐渐把目光投向了新界。

    新界占地面积非常的大,几乎占据了香江百分之九十的地域,但是这也是一块算是比较落后的地区。

    相比于港岛九龙的高楼大厦,新界却还大多是农田,就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

    但从五六十年代开始,港府就开始着手开发新界地区。

    以填海造地建设起来的观塘和荃湾,现在成为香江两个较大的工业卫星镇。

    今后一二十年,观塘还会成为香江的娱乐中心,各大影视公司纷纷落户观塘鸿图道,成为类似南韩忠武路的存在。

    除此之外,由雷蕴荣推动的大埔高新工业园区、屯门新市镇的开发建设、以及沙田的公共屋村工程等等,并且赛马会新马场也建在沙田。

    而且未来香江的海运中心,葵青货柜码头同样也在新界。

    到了现在的八十年代,新界的开发也算是非常的顺利,也慢慢开始成为香江新的热闹区域。

    不过那些发展起来的地区大多是与九龙交界的地区,只占新界一小部分区域。

    尝到甜头的港府当然不会放过新界北部的广大土地,毕竟港府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就是卖土地的收入。

    但是元朗那边土地是多,但还是太偏僻了,就算到了八十年代,那里百分之八十都是农田。

    地产商不是慈善家,都是逐利的,这样的土地几乎没人感兴趣。

    于是在一九七八年,港府为了增强吸引力,在新界元朗地区的天水围批了一块面积接近五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一招果然奏效,这块土地一出,吸引了大量的地产公司。

    这么一大块土地如果开发出来肯定是能获利的,但是周期肯定很长,而且其他各方面的投入也会更多。

    所以考虑到投资效率,很多地产公司也纷纷打了退堂鼓。

    最后由会德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