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暗暗想着,我先得找好退路!
“陛下,我大明已经到了今日这般田地,只能依靠洪承畴的手腕,数镇士卒的勇武,在辽东速战速胜,方还有一丝回旋的机会!”
崇祯听的也眉头皱起来了,未战先言败,着实不是他能接受的。
还望你能速战速决,捏死清军与锤匪两方的筹划,方可对朝廷最有利。”
尤其是在辽东这个地界,想要保存自己,难度简直要比在关内难上不知道多少倍!
这场仗,非得速战速决不可!
明廷前线想要缓慢为之,应对对满清的战事。
崇祯点头表示同意。
洪承畴倒是没有立即搭话,这个借口他也说过了。
再加上蒙古人叛乱,需要祖大寿支出消耗的粮食变相减少,锦州城内的储备粮就更多了。
他以为锦州之围可以立解。
这样救援锦州的战事,就算是瞎了。
就在高启潜思考,陈新甲是不是在宫中安插眼线的时候,陈新甲见高启潜回来也稍微一愣,随即向皇帝禀明,推荐兵部职方主事马绍愉去辽东。
如往辽西,则宝山空返。
于是私自向崇祯送去一份秘密奏疏。
可以说,在场的几个总兵,除了白广恩想要表现之外,谁都愿意听洪承畴的安排。
尤其是己方在战场上刚获得一点优势,朝廷就要把这股子优势给葬送掉吗?
鼓吹速战意见,极力向皇帝说明兵部尚书陈新甲的策略是正确的。
高启潜火速赶回京城,求见崇祯,跟他面陈辽东所面临的局势。
周遭的总兵的脸色也不是很好看。
“好。”高启潜顿时就摆起来了:
东林党在崇祯朝被打压,没出现什么能人,战斗力下降的厉害。
大战之前,明军高层的会议,就取得了“非常不好”的效果。
就算诈降,想要回来也没什么机会了。
皇帝都给自己下密疏了,叫他刻期进兵。
现在该着急的是清军。
相比于崇祯身边的几个太监,高启潜属实没有背景的那种。
现在朝廷能卡的不就是粮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