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想,肯定是大败而归啊!
面对陈新甲毫不客气的诘问,高启潜开口道:
崇祯为什么要同意陈新甲的话?
而且也被崇祯认为是一个有能力的“太监”!
利用他作为关宁军的监军,让关宁军为朝廷办事,属实是双方之间的一个缓和剂的作用。
陈新甲很是磊落,整个大明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能媲美洪承畴这样的文官。
相比于天启朝的宦官想法子折腾“清流”不同,崇祯朝的宦官们大多都是贪钱,没怎么干出残害清流的事情来。
而且就算皇帝给兄弟们发了钱,也会被他们给扣下许多,落到他们手里的又能剩下多少?
粮草充足,士气正旺,武器也稍有优势,除了红夷大炮之外。
战死的卢象升只能当个战将用,再湖广养病的杨嗣昌,也不过是嘴上的功夫,真到了指挥大军上,还得往下排。
他们这些狼子野心之徒,如何不会找借口掀桌子呢?”
“我不如他。”
“敢问陈尚书,行军布阵之事,你比洪总督如何?”
吴三桂倒是第一个开口:“督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粮食还能够我们支撑一段时间。”
高启潜急忙说道:“陛下若是不放心,可急令靖辽侯返回蓟镇守边,预防一二,定能让陛下高枕无忧。”
要不然也不会总想着再苦一苦百姓,骂名臣子去当的逻辑,继续增派赋税。
吴三桂却牢记祖大寿的话,执行朝廷的命令,执行三四分就可。
这般拖延,你上不能表陛下圣明,对你的信任,下不对得起朝中文武诸臣对你的殷切期望。
他对满清方面散布再次越过长城边关的谣言,信以为真,以此来警告洪承畴。
以此来掌控军中话语权,方好极力促使对清速战速决,成为事实。
他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高启潜竟然能够如此会诡辩。
面对陈新甲的咄咄逼人,高启潜先是看了崇祯一眼,见他颔首,这才道:
朝廷既然每年都往辽东撒银子了,莫不如这一次就多撒点。
还有既然你陈新甲怀疑贺今朝想要入主京师,改天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