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是文官,不通军事。
皇太极属实是把饭喂到了明军的嘴里,吓唬明军不断的增兵,消耗他们的粮草。
孙传庭大多用于跑关系,让大明朝廷官员顺利的把米豆等物资运到辽东去。
责任全都在“杨嗣昌”。
清兵得知明兵乘夜在杏山与塔山间运粮,立即赶去,追斩明兵五十余人,俘虏五十人,牛驴百余头。
现如今,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是缺粮,更不用说还有大批的蝗虫肆虐。
多铎率护军与骑兵一千五百人乘夜前往锦州西桑葛尔寨设伏。
待到面见杨嗣昌结束后,左良玉邀请吴国俊前去吃饭。
“皇太极开始往外放烟雾弹迷惑人了。”
看着吴国俊点头,左良玉心中大喜,倒是连连大倒苦水。
清军遣小股部队往操大凌河入海口,获二只船,杀三十五人。
像这种深得大明皇帝信任,却没本事的人当真是“自家大帅”的好帮手。
辽东战场上传来捷报,靖辽侯吴国俊行军到湖广之后,也取得了开门红。
各种小摩擦不断,你埋伏我,我埋伏你,你偷袭我,我偷袭你。
“靖辽侯,你的一番话说道我的心里去了。”左良玉擦擦自己胡须上的酒渍道:
吉珪倒是觉得左良玉是一个老兵油子了,不甘心被杨嗣昌这样的废物指挥。
作为吴国俊这支增援军队的“实际策划者”吉珪,则是坐在一旁捏着胡须沉默不语。
当然此时的吴国俊依旧在吹捧着杨嗣昌,颇得陛下信任之类的。
就算是陛下与锤匪贺今朝之间达成了秘密协议,但该防范的也得防范起来。
但这一次是违背杨嗣昌的命令才取得大胜,就算抓住了张献忠,他能给报功吗?
多尔衮、豪格、阿巴泰等率领清兵收割锦州城西的庄稼时,明马步兵自城西北出动,“枪炮并施”,清兵以护军出战,分作三队冲击,明兵败回城中。
吴国俊接到吉珪的眼神示意,举起酒杯道:
“左良玉定然是想要拉拢靖辽侯。”杨嗣昌捏着胡须道:“但靖辽侯是陛下亲自派来助你我一臂之力,如何能够与左良玉之流相互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