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扩大太监的权力,尽管他采取了非常强硬的手段,护着太监不容朝臣发生异议。
不把太监调走,他直接辞职。
一切都得为他温体仁当上首辅铺路。
他分明知道,过分重用内臣,不论是在现实的口碑中还是在将来的历史记载上,大概都不会得到什么好评。
待到孔有德放孙元化返京之际,王道纯袭击叛军,乱事扩大。
皮岛毛文龙旧将哗变,孙元化接收了皮岛的叛将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李应元等诸将。
对于朝臣辞职这件事,崇祯直接置之不理,然后高宏图接连上书辞职九次,惹怒了崇祯,直接把他给削籍为民。
他的家人(奴仆)周文郁成了副总兵,更是遭到了抨击。
因孙元化当年主动接纳孔有德对他们有恩,在监狱里中的他对叛将们晓以利害,明以大义,孔有德本就是被蛊惑造反的,被说服后请求招安。
臣为侍郎,是尚书的副手而非内臣的副手,为了国之大体,臣不能不慎重其事。”
南京御史、礼部主事、工部主事等弹劾内臣张彝宪,分别被罢职、被治罪遣戍、被下狱治罪。
崇祯用这些人做心腹和骨干,一是因为内外有别,有一种心理情感方面的因素。
故而李应元命士兵击杀该家仆,事后王象春之子不肯罢休,要求查明真相。
周延儒想要免去孙元化的死罪,求救于徐光启,一同上书,但崇祯看着证据确凿的供词,不允,批红孙元化待到今年秋后于北京城西市问斩。
工部尚书周士朴由于不愿配合张彝宪工作,被崇祯下旨诘问。
李九成又把孙元化给的市马钱花尽,恐遭诘责,于是抢劫哗变。
工部主事金铉与同僚相约不要私行拜谒,惹恼了张彝宪,也被纠劾免职。
可他也没别的法子可用来制衡朝臣了!
唯一忠臣张可大部大败逃回登州。
至于登州兵乱不能及时解决,那又如何?
山东望族王家遭到巨创。
军队行到达吴桥时,与山东人屡有摩擦,县人皆闭门罢市。
户、工两部总理的司礼太监张彝宪在户、工两部颐指气使,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