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话对于好货成癖,勤俭节约的朱由检,是很难入耳的。
然后一帮反贼头目到公署拜谒杨鹤,他们再一道前往关帝庙起誓。
对于这种局面,杨鹤还在寄希望于招抚,实在是他背后的政策不配合他。
饥民饥军既然无以为生,要他们放下武器就只能是一种幻想。
毕竟现实事情的发生,有时候不能按照正常逻辑推断。
经过这么一番表演,双方算是达成了招安的协议。
而此时三边总督杨鹤身边嫡系部队不过是三百人,以洪承畴等人的主剿鹰派占据了大多数。
同千总的位置差不多,无品级,无定员,地位在游击将军之下,把总之上。
他竭力维持神一魁的招抚局面,就已经很难了,先前被招抚的首领,他也无力再维持。
希望皇上能够再追加赈灾银子,以免前功尽弃,只要安抚百姓不再作乱,就算再掏点内帑又有什么可惜的?
当了反贼之后,就不用交税了,兴许还能活下去。
无论如何,这帮人还都是相信关二爷的。
崇祯只是口头夸赞了杨鹤之外,对于他和李继贞继续掏内帑赈济百姓的提议,全盘否定。
这些人对于神一魁很是失望,本想着跟你造反吃香喝辣的,结果你被招安了,只留下少部分人,赶我们走。
当反贼是没有前途的,被朝廷招安才是最有前途的事情。
杨鹤摆出一副恩威并用的架势,先数落神一魁犯有十项“罪行”。
神一魁还是挺谨慎的,他派孙继业、茹成名等大小头目六十余人,率众至宁州接受招安,同时送回合水知县蒋应昌和保安县印,以示诚意。
所以,他劝告皇帝要从大处着眼,不要顾惜内帑。
三边总督杨鹤的给崇祯皇帝写的捷报送走了,仅仅在曹文诏覆灭王嘉胤后的几日,先后送去京师。
连近来实力最为强横的神一魁都重归大明的怀抱,你们那些小贼头胆敢反叛,就等着神一魁去围剿吧。
但是此时御史李继贞又上奏疏,御史刘牲携十万金往陕西,度一金一人,止可活十万人,而斗米七钱,亦止可活五十日耳。
皇上宜敕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