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如今光是我们治下便有六个镇、六个乡,八十二个村。”
雄主从不会让属下因言获罪。
若是获得皇帝青睐,还能直接做官,自从这条路子断了之后,他们只能横行乡里。
“主公,这粮长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保证大明最主要的财富来源:田赋,以巩固朱明的统治。”
名称越来越繁琐,人数增加的更多,但朝廷的任务越发难以完成。
村长、镇长、乡长也是一样,今后皇权不下乡的惯例要彻底改变。”
“自是要如此,投出选票人数超过三分之二便算是通过。
就算是训练士卒,也都是早晚凉快一些。
我意定下规矩,立功将士可以奖励田地,最多不超过一百亩,然后另有赏赐。
“主公,刚开始粮长官三个程序,可是到了后面,开始分工,粮长便有了正副、大小种种之分。
所以后期才会轮到没钱没势的小户去做粮长,这样下来,大明就更收不上粮食来。”
甚至为了夏收,贺今朝给许多士卒放了假,去自家地头看看收成。
一直跟着贺今朝的党守素当即开口道:“大队长,这个法子如同我们在甘泉县一样吗?”
再加上洪武时期,粮长可直接向皇帝汇报,待到永乐迁到北京。
谁票数最多便可选举为村长与两个副村长形成三人小组。
贺今朝用蒲扇指着他道:
反正自家主公是个造反头头,荤素不忌,也无需像明廷一样小心翼翼,免得陷入党争。
“不错,加入农会的人,十五岁往上无论男女皆有选举村长和被选举的资格。”
“主公将来若是夺得天下,便会成为天下最大的地主,同样麾下立功的士卒也会如此。”
怕是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离开,去村里居住。
“那便先选出八十二个村长来,六个乡长和镇长。
谁要是没有交粮,或者想要难为人,便可以任意拘押和审问,肆意破坏地方律法。
暂且由我们的人担任,八十二个村长,谁干得好,便升任镇长。”
如今的士卒也没有解放时期的士卒那种思想,所以军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