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之陶想也没想:“若是山西今年动乱不停,我们再不种粮,粮价只会高,不会低。”
现在的大明一个条件都不具备,只能想法子多提高田地的亩数,来补充亩产的低劣。
一亩产粮大概在一百二十斤左右,也是种两茬轮种。
“都说说如何分?”
贺今朝按照明初户口和土地进行对比,平均也就一人四亩地的样子。
整个山西乃是表里山河,作为龙兴之地,那绝对是极好的选择。
“主公,臣还发现了一处土地没有算进去。”杨玉休指了指距离河曲县城足有四十里的地方。
贺今朝松了口气,把土地的分法分好了,自是要等着迁徙的人来。
不是贺今朝对此怀疑,用拖拉机种二十亩地,那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东有碾磨院、菩提院、九师塔院;西有十方院、方丈院、西花园。”
“杨玉休你是本地人,对于这些土地的产出想必是有了解的,你先说说。”
“2斗起,最高不超过6斗,大部分都在2-4斗之间。”
原大明从七品照磨丘之陶、举人吉珪、县衙礼房杨玉休,三人在贺今朝的介绍下,相互认识。
听到这里,贺今朝眼睛都亮了三分,方才正在发愁良田太少,一下子就多出了上万亩。
听到贺今朝率先点名,杨玉休再次行礼道:
贺今朝敲了敲桌子:“说重点。”
良田产十斗,旱地只能产五分之一。
“寺院占据的土地不少吧?”贺今朝看向杨玉休。
“主公,莫不如良田每人分两亩,这样就有一万人能分得良田,旱田一人分四亩,足够五万人分了。”
比较后世亩产500斤往上,还是各种方面的差距。
贺今朝已经想到了很低,但没想到会这么低。
现在这个时期,旱地产出会更少。
杨玉休当即就来了精神:“回主公的话,正是如此,海潮禅寺,有“晋西北小五台山”美称。
“那你们可听说过番薯?”
可是按照贺今朝的分法,男女老幼都有份。
那这些田地足可以激励将来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