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匹。
心想崇祯总该有所动作了吧。
同时是他把触手第一次伸进关内的尝试。
谁让崇祯皇帝已读不回,不同他议和,那他就先不着急回辽东了。
最让皇太极扬眉吐气的是阵斩大金叛将刘兴祚。
并通告全体士卒,下次攻城,这二十四人都不必当先登了。
崇祯皇帝任命的文武两经略接连惨败。
(满洲八旗当中有汉人(称陈汉军),有单独的衙门,总共八个衙门。
他们遭遇了从山海关来员援蓟州的五千人,明军当即立营,环列车楯枪炮。
嗨,爷不走了!
双方大战永定门外。
最终满桂寡不敌众,被后金鞑子击溃。
反倒是二十多万勤王兵,几乎都做壁上观,不敢与他们交战。
安抚完众将之后,皇太极便亲自给崇祯皇帝写了封信,说仗打到这个份上,咱们议和吧!
第二天,皇太极接到了参将英俄尔岱从遵化送来的消息。
岂能和关外的野猪皮议和?
皇太极特意招徕人心,为了消除汉民的反抗,在彻底占据永平城后。
皇太极派十旗兵环城立营。
两个副将亲自领着先登攻城,着实让后金士气大振。
指挥使张国瀚、乡居中书舍人廖汝钦、禀生韩原洞、武举人唐之俊皆是战死。
我敦敦大明不割地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其实就是兵力过少,没法子跟明朝打消耗战,他打不起。
明总兵马世龙受命指挥各路援兵,保卫京师,同时让大学士孙承宗移镇山海关。
顶多给你封贡的资格,臭要饭的上北京来了,别他妈的不知道珍惜机会!
皇太极派遣诸多贝勒破车营率兵冲杀,全歼山海关来援的五千明军。
皇太极命令阿巴泰、岳讬、萨哈廉、豪哥率兵四千围攻永平。
新增两旗则是蒙古八旗以及汉军八旗(称新汉军八旗),总共两个衙门,加在一起统称十旗。)
二十二日,皇太极见崇祯皇帝不回复自己的消息。
皇太极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