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的时候奶奶才断了他吃奶,可是让他吃饭又成了问题。
开始的时候,把馒头掰成小块给他,小叔就这么拿着也不知道往嘴里放,奶奶就再把馒头掰的小一点蘸着炒菜汤一点点喂,后来就是,像汉堡一样把菜夹在馒头里给他吃,喝粥和吃面条还是需要喂。
等到小叔三岁多的一天,奶奶收拾好小叔在炕上的生理排泄物,洗着手对爷爷说:“他爹,咱不能让四儿在炕上活一辈子,咱得让他活到院子里,活到大街上。”爷爷听了,默默地郑重其事的点点头。
奶奶为了培养小叔的对时间的感知,每天晚上收音机里播报北京时间八点整就抱着小叔哄着他睡觉,早上鸡叫三遍天色蒙蒙亮就轻轻推醒他,然后就把着他撒尿和排便,穿好衣服后放在炕上再去张罗早饭。
天长日久,小叔的作息时间和生理排泄变得非常规律准确。
小叔应该是村里第一个使用坐便器的,爷爷请村里木匠做了两个带扶手的小椅子,一把椅子把座位下面挖开一个大洞下面接着一个木桶用来排泄,木桶可以从后面取出来。一把在前面按了可以拆卸的木板用来当饭桌用,平时可以当椅子让小叔出来晒太阳座。还找来一根枣木做成拐杖,长短和小叔身高搭配的正好。
奶奶和两个姑姑开始一点点尝试扶着小叔从屋里到院子里,小叔一下地穿上鞋就不敢迈动脚步,奶奶就用手帮他挪动脚步,终于小叔可以大着胆子一步一挪的走出了房间。
奶奶又煞费苦心的教小叔自己吃饭并想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吃馒头汉堡和烙饼时,用手摸一下小叔的大拇指,小叔就知道自己去桌上摸起包着菜的馒头和烙饼吃;喝粥就摸一下食指,小叔也知道双手去捧着早已凉好的不冷不热的碗喝;吃面条就是摸中指,小叔就一只手摸到勺子一只手端起来碗用勺子一口一口慢慢往嘴里喂,面条都是提前用勺子掐成很短的;吃饺子就是摸无名指,还是用勺子。就这样吃饭问题就这样在奶奶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的训练下解决了。
小叔的许多生活技能,比如想小便摸小肚子、想大便摸屁股都是奶奶在伺候小叔生活中慢慢摸索出来的并一点点教会的。
看似简简单单的生活技能,背后都是无数次的重复和耐心细致,手把手教会一个小叔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