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梁王葬礼与中元祭祀之事,周旋于梁国贵族与代国军队之间,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十分辛苦。
可不论多晚归来,多么疲惫,他总要抽身来看一看阿福,哪怕只是看一眼。
安葬刘珩依循的是君王仪制,陈列九鼎,殉葬二十四人,陪葬金银器皿上百余件、青铜器皿三百余件、大小玉器上千件、漆器陶器不可胜数,一应器物俱不从简,一切如仪。
陈九鼎原是天子下葬的仪制规格,陈七鼎方是诸侯王下葬的仪制规格。
当今周朝式微,周天子嫡系后裔苟存于周国,虽一息尚存,但世人皆以“国”称之,无人以“朝”称之,可见“周朝”实已覆亡。华夏礼仪又讲究“死者为尊”,贵族们死后往往要加爵追封,是以诸侯王们纷纷自升仪制规格,下葬用陈九鼎之仪。
定殉葬名册时,刘珩嫡妻、梁国君夫人冯氏求见刘恕,自愿殉葬,令人唏嘘不已。以往给君王殉葬的人,要么是娘家无权无势、无法提供庇佑,品阶低微的美人采女,要么是未能诞下子嗣的嫔妾媵嫱,无论如何都轮不到君夫人。
自愿殉葬本不多见,君夫人自愿殉葬更不多见。刘恕感其执着,遂令人将梁王与冯后合葬一棺,生同衾、死同穴,成全了她的一腔痴心。
刘珩葬礼之后,梁国贵族皆对刘恕敬服投诚,西境裕州亦呈来降书。
与此同时,代军则退避三舍,驻军城北。
中元祭祀之日,刘恕代君王,引领诸贵群臣,依循晋礼,行宗庙之祭,祭奠梁晋两国死于兵燹之军民,晋军所辖之地,皆丧三日、禁宴乐。
此后,南境诸城与西南诸城步武裕州,皆递上降书,至此,大局已定。
这一个多月,我白日呆在寿安宫,与澄阳公主和初一作伴。
初一身子渐渐大好,有时手脚痒了,还会在院子里练会儿功。
温衡见了,少不得要数落她几句,她却不理,我行我素,温衡说得多了,她要么直接顶撞,要么甩手就走,半分面子都不给他。
以前初一也时不时给温衡脸色看,却从未真正令他难堪过,可现下这抗拒之意是十足十不掺水的,有好几次我偷偷瞧见温衡被她气得面色发青、指头尖儿打颤。
私底下,我试图劝她,可一提温衡,她便点我穴、堵我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