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第二十一章:闲忆长干里(上)(2/5)
大吉祥挑个伶俐的宫人,供你使唤。”
我闻言呆愣:近身侍奉君王的宫人,绝非寻常侍婢。因而,我从不私自使唤刘恕身边的内侍,先前实在忙得腾不出手时,也是好言好语地央大吉祥帮忙,由他指派人手。刘恕若派个内侍专门来伺候我,岂非公然将我抬到了主子的地位上,这委实于礼不合。
我正觉不妥,思量着是否要同他明说时,刘恕又道:“孤麾下三名参事,即日起暂归你调用。军中文书审理之事,由你统筹督办,与孤汇报。”
话至口边,又咽了回去。比起将参事直接拨给我调用,安排内侍来服侍,实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刘恕思虑何其缜密,他既如此说,我能想到的、想不到的,定早已想得通透明白,何须我来点明?一念及此,我顿时坦然,批阅文书之事我已做得得心应手,而今给我人手,教我指挥调度,想来也不难。
我略作思索,道:“是。”
“至于责罚……”刘恕眯起了眸子,“罚俸半月如何?”
我点了点头,他站起身,颀长的身躯倏然间墙壁似的堵在我面前,挡住了大半天光:“再加上……”他弓起手指,重重地在我额上弹了一下,我吃痛之下手抚额头,委屈地瞪着他:“这算什么?”
“你闷声不响地带走阿福,害孤父女饱尝骨肉分离之苦,不该打么?”
我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地道:“不过两日两夜而已嘛!”
他双眸幽幽,锁在我眉心处,低声道:“岂不闻,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我在他迫人的目光注视下,呼吸一窒,心跳得极乱,强扯出一个笑来掩饰过去:“公子真是爱女成痴。”
刘恕低低一笑,我登时心慌意乱,手足无措,他的笑声更大了些,在胸膛间鼓荡着,听来绵长不绝。我忙道了句“我去拾掇拾掇”,便匆匆溜走。
回东宫的路上,刘恕与我说道三名参事的背景:此三人为李洙、陈再书、赵秋生;李洙是郭延举荐的士子,原是他的家臣、学生;陈再书是陈家旁系的血脉,算是陈家的人;赵秋生是地方举荐的孝廉名士,入朝已逾十载;一言以蔽之,皆非易与之人。
我问道:“公子可是教我选人?”如今晋军已攻破凉州,战事近于尾声,此时刘恕拨给我三名参事,意图岂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