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大梁先生名为“梁泓”,喜好薰衣,香料正是为他所购。我拨给小树十两银子,以为储备金,可采买礼当、打点人情。
我又着小树写了第二封信。同第一封信一样,仍是一首诗,一段故事。木匣子里写着:“今日酉时,妾在清风楼等候,盼与君一见。”
诗名为《大梦》:君住楚江头,妾住楚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楚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2
故事则接着第一封信的故事:越是不见,陈生反而越是对那女子魂牵梦萦,茶饭不思,日渐消瘦。严生见好友反常,追问缘由。陈生便将那女子的事与严生说了,严生听后,摇头叹息,劝他断了念头。陈生自知那女子对他有情,他亦有心,听严生如此说,当下就恼了,严生又厉声道:“你今日不听我的劝告,必遭大祸啊!”陈生更是生气,甩袖离开,不再与严生来往。
这日,我同昨日一样,酉时到清风楼,一袭白衣,还坐在二楼临窗的位置,仍点了壶清水烹寿眉,并对店家说了同样的话。
这一日,周子陵依然不曾赴约。
待我第三日来到清风楼时,那店家已记住了我,不等我说话,便引我至二楼坐下,上了壶清水烹寿眉,道:“我给姑娘盯着周公,他若是来了,我马上将他带过来。”
我掩袖一笑:“如此,便有劳你了。”
第三日、第四日,周子陵还是没来。
紫府那边倒是有了重大进展,小树通过采香奴仆识得了西上院的一位管事,管事替他在梁泓面前说了几句话。梁泓知道了有他这么个人,且表示可以一见。
第五日写信时,我盯着最后一个沉香木匣子,久久不语。
小树不禁长吁短叹:“这一首首倾诉衷肠的诗,连我都看得心有戚戚,那周子陵未免太过铁石心肠。”
我云淡风轻地笑了笑,铺好绢帛,将笔递给小树:“今日不写诗了,只写故事。”
小树握着笔,问道:“昨日讲到,陈生不顾爹娘反对,执意娶了秋娘,熟料新婚之夜,秋娘却自杀了。今日该写什么?”
“秋娘死后第二日,陈生乘船去南岸找严生,迟迟未归。几日后,却被人发现淹死在郢河中,面目被人划得稀烂。陈家人将严生告到官府,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