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更何况,他不但聪明绝顶,还努力至极。
高佐对于知识的接纳不能以常用的“吸收”二字来形容,用“吞噬”二字才贴切。传说中的“饕餮吞食”,大抵便如他学习时的状态。
但这又何尝不是他素日勤学勤思的厚积薄发呢?
因为我的乖顺,高骏稍许放松了对我的管制,不再限制我在寨子里的行动,但仍由陆七和常老十二人轮班看守,我走到哪里,看守之人就跟到哪里。
陆七脾性温和,尚愿随我心意。
常老十就不那么好说话了,他自己想偷懒,便也不允我四下走动,且对我怨念颇深,不止一次地对我抱怨:“为了杜老大的生辰,大家伙儿都忙得团团转,单单你俩闲得跟没事人似的,该吃吃该睡睡,还得劳人看着,就这你还没事儿找事儿!真他奶奶的烦球!”
白日授课,晚上我宿在高佐的卧室,高佐则在书房或者工房过夜,我倒不觉得他在刻意避忌我,只是习惯如此。
除了三个书房,高佐还有一个工房,工房里堆满了品类齐全的金石土木等材料以及各式各样的切割、冲压、冶炼、锻造等工具性机械,还有一些成品、半成品的机关制造物。
有一回我见到高佐熔了黄金炼复合金属材料,惊讶不已,转念一想,大概在他眼中,黄金只是一种延展性极佳的耐腐蚀金属材料,此外再无其他意义。
《石本纪》和《金工纪》虽属化学学科,但更偏向“材料化学”,甚少涉及化学原理的研究和实验。
选这两部书作为教材实属无可选择,化学书籍本就少之又少,仅有的书籍里又充斥着“炼丹术”、“炼金术”之流。
材料化学我只知道些粗浅的理论,高佐却是通过实打实的实验学出来的,我没多少东西可以教他,他反而时不时能指出我的谬误,着实令我汗颜。
没有现成教材,我只好凭记忆自编教材。
化学本质是从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受限于客观条件,分子、原子、核外电子、物质结构等我只能跟他阐述理论、甚至直接抛出结论,包括大部分酸碱反应我都无法向他验证。
高佐是个较真的人,对于没有验证过的事物始终存疑,不惜与我频起争论。
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