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大相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二章 准备(2/8)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庆历二年,富弼代表北宋与辽国谈判,最终达成和解协议。但是,宰相吕夷简却在国书中漏掉了约束辽而有利于宋的三条。吕夷简与富弼素有过节,富弼认为,吕夷简是有意为之,目的是公报私仇,置富弼于死地,于是到宋仁宗面前告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富弼的老丈人晏殊却站出来当和事佬,替吕夷简求情道:“坦夫(吕夷简,字坦夫)决不为此,直恐误耳。”晏殊认为,吕夷简万万不会有意私改国书,相信只是疏忽误会。不曾想,晏殊此言令富弼怒不可遏,当众唾骂道:“殊奸邪,党夷简以欺陛下!”意思就是,晏殊是奸邪之臣,党同吕夷简祸国殃民、欺瞒皇上。好吧,富弼再次把天聊死了,晏殊有苦难言,吕夷简不明所以,就连宋仁宗都无言以对了。

    平心而论,晏殊确实是当惯了老好人,缺乏些耿直之气,但是,他绝非富弼口中的“奸邪”。富弼当众唾骂晏殊,倒也不是真与老丈人不和,事实上,翁婿二人一直情同父子,只是,富弼的性格实在太“钢”、太“直”,以至于不分亲疏、不分场合,只顾着“仗义执言”了。

    由此可见,范仲淹与富弼确实是君子之交,他们是从心底欣赏彼此的品行和才华,并不会因政见不同而相互诟病。

    真实历史中的富弼确实是晏殊的女婿,同时他一根筋的思维特质和善于把天聊死的说话方式,也确实不愧为“大宋第一钢铁直男”的称号。

    当然,富弼也是一个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对于自己性格上的缺陷他并不是不知道,平时也有一些跟他关系还不错的人会告诫他。只不过,富弼倒是并不想为此做出改变。因此,其实富家在朝堂上的人脉也是有限,再加上马上曹国舅就要隐退,到时候曹诱接班,曹家和富家在朝堂上的窘境其实是一样的,所以,富弼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和曹家人进行联姻,这样一来综合双方的人脉才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才行。

    年轻的富绍隆自然不知道自己父亲的用心良苦,相比起曹诱来说,富绍隆的婚姻价值观其实才更偏向于古代传统的男子,大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富绍隆自幼喜欢习武,所以听到曹家的大小姐也是一个喜欢武艺的人的时候,多少也是对曹菡有那么一些好感,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就在明天。自己就会遇到一个劲敌,此乃后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