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大相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一十六章 皇帝的态度(2/8)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激动,拉住仁宗的衣袖,喋喋不休,口水甚至喷到了仁宗的脸上,一副不说服皇帝不罢休的气势。这要是换做其他脾气暴躁点的皇帝,恐怕你包黑子有10个脑袋也不够砍,仁宗非但没有露出任何不悦的表情,只是不时转头擦掉脸上的口水,最后依然采纳了包拯的建议,其自身的道德修养之高,可见一斑。

    有一次,宋仁宗在皇宫中散步,每走几步的就回头到处看看,但是又不说话,宫女太监们都很是纳闷:皇帝到底是在看什么?

    仁宗回到寝宫后,着急的对妃子说到:“快倒点水来,朕渴坏了!”妃子不解地问道:“陛下刚才在外面的时候,为什么不让随从倒水给您喝,而要一路忍着口渴呢?”仁宗说:“朕散步时好几次回头,都没有看见他们有人拿着喝水的水壶,恐怕是一时匆忙而忘了。朕要是跟他们要水喝,如果他们拿不出来,肯定有人要因此受到处罚了。不就一口水吗,朕忍一忍就过去了,回来再喝也是一样的。”如此体恤下人的皇帝古今中外恐怕没有几个。

    还有一次,仁宗在用膳时,突然咬到一颗沙子,把他的牙都咯出了血。他赶紧把沙子吐掉,并把口漱干净。然后嘱咐身边的太监和宫女:“这件事千万不要告诉任何人,否则那个做菜的厨师就没命了,这可是死罪呀!”这位粗心的厨师可真是命好,遇到了这么个好心的皇帝。宋仁宗宁愿克制自己,使自己忍受不适与难受,而不愿因下人的过失而可能带来罪责,可见他的确很仁慈。

    宋仁宗生性恭俭,自己的吃穿用度能省则省。一天早朝,大臣们发现仁宗脸色不太好,便问他是不是生病了。

    仁宗说:“我没有生病,我昨晚批阅奏折后感到有点饿,想吃羊肉,但没有现成的,我就忍了一宿。”大臣们道:“让御膳房现杀一头羊就行了嘛!”仁宗说:“算了吧!没有必要为了我一人想吃一口羊肉而在深夜里兴师动众的。再说老祖宗也没有夜供烧羊的先例,要是开了这个头,今后不知夜里要杀多少只羊啊!”仁宗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不忍心劳烦别人,不愿这个不良习惯导致铺张浪费的现象。

    “岁币”一直被后世认为是大宋妥协于辽国的屈辱,宋仁宗为什么宁愿背负屈辱也不愿意和辽国开战呢?宋仁宗在位期间,曾历经宋朝和西夏的战争,两国因为战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