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舍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风里雨里城里(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城里,听说某街某巷,深藏了一间专门做月饼的作坊!

    不管什么人,只要被月饼老板选上,在月饼作坊做了工,所有的月饼都随吃。

    从春天到夏,再至秋,沈恩衣对城里所有的美好想象,全都是关于那黄橙橙喷香月饼的。

    会有什么口味呢?

    一定有冰糖,果仁,蛋黄,提子干,饼子放手上,热热的,乎乎烫手,但不至于把手心烫坏。

    沈恩衣太喜欢饼,太向往城市。

    但城市也有不好的时候,沈梁山经常说:“城市吗?有什么好,柴米油盐,样样都用钱。”

    他话外之音是,乡下好,乡间的山,乡间的水,乡间的美味,种了田,耕了地,人们没钱也照样吃得饱食得乐。

    “没钱,住城里试试。”

    萧鹤说:“恩衣,你小姨呀,有时候她也和你姨父吵的,你姨父,生了病,那病禁烟禁酒,可你姨父不听劝,依然喝。”

    “酒是我妈送的,我想倒就倒!”小姨两手插腰,用力一抽,几十斤高粱造,几十斤红薯烧,一并入了下水道。

    “真可惜。”沈梁山说。

    冬天,小姨父去二姨娘家,二姨娘知道他咳嗽,特地温了姜糖蜂蜜茶给他。

    那已经是沈恩衣上初中后,二姨给她的小姨父熬姜糖蜂蜜茶,小姨父则给全家人剥他带去的桔子,一家人十几口,吃着火锅,烤着炉子,其乐无比。

    “父在子不留胡须。”沈梁山之口头禅。

    可小姨父留有胡须的,他平头,留须,八子胡,端庄脸,和颜悦色,带着温暖的笑容,并且戴着十分学问的眼镜。

    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是公举,小姨做了手术,千难万难才得来。

    公举取名木。

    网名:到木不木。

    公举年幼丧父,小姨父在二姨家给沈恩衣她们剥桔子后不久,再听到他,却是二姨面色凝重,心口酸痛,吐字艰难,说:“小恩衣,我们家小姨父不在了,你向班主任请个假,今晚不去晚课,来守家,我和你二姨爹,我们都去城里小姨父家吃酒。”

    年纪轻轻,英年早逝,小姨父得了公举后不过几年,便哄然病逝于城里医院。

    他似永远的定格在一个沈恩衣走不到尽头漆黑的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