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地看着那一大串还带着泥的东西,“不用了吧”
这玩意处理起来十分麻烦,又要刮皮,又要用刷钵擦成糊状。
吃的时候还行,让她自己动手做就
算了吧
“带上带上,公子爱吃呢~这脚板薯经得放,做法多得很~”大婶笑眯眯地把脚板薯的长藤扭成结挂在车板上,“要是下雨就收到车厢里去,不占地方。”
舒映桐无奈地呼出一口气,这不是占不占地方的事
景韫言拧着眉头在水沟边蹭干净靴子上的泥,伸到水沟里荡了几下,默默吐槽这村子的路真是一言难尽。
还是环山村好,大路铺青石板,小路铺水泥鹅卵石。
“大力还在村里帮忙,桐桐,我们走吧。”他跨上前室车板,接过缰绳把马车往外赶。
覃氏几人一直送到大路口才一步三回头往回走。
一夜暴雨,没铺好路的官道不好走,小水坑很多,马车颠簸得厉害。
舒映桐本想补眠,结果只睡了一会就被颠醒了。
除了垣县是各基层自行组织全民修路,别的县只能靠徭役民夫,但是端午雨季之前是腾不出空来的,他们得去修河渠。
百姓只管自家一亩三分地,知县们也不愿意像安行舟一样拉下面子亲自下基层动员百姓。
修路的事,一时半会还落实不下去。
本来应该直奔繁陵城,因为大力的事,不得不去一趟竣县县城。
天阴无雨,两人中午吃的是炕薯子。
深紫色薯子浆糊用薄油摊成厚饼,浇上甜酒酿和糖水,即便是凉的也别有风味。
临近县城的路平坦许多,舒映桐打了一会盹,等吵嚷的各种声响把她吵醒时,马车已经进了县城。
她挪到窗边掀开窗帘往外看了一眼,街上做买卖的依然络绎不绝,吵嚷声来自街边的粮铺。
高大的门面,铺门只开了一半,蓄着小胡子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扶着后腰堵在门口,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
铺子门口围着一大群人,里三层外三层的。看穿着打扮,都是生活水平中下层的百姓。
“怎么又涨价!还让不让过日子了!”
“不过才几天,翻了快十倍了,你们是卖米还是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