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门空间:种田娘子不好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0章 但行好事,不渡他人(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卖供儿读书的亦有之。

    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户供出来的读书人倒不算多。

    笔墨纸砚、书籍、束脩、同窗交友、人情世故,哪样不花钱?一个村能出一两个秀才已经算顶天了,举人进士更是凤毛麟角。

    这程家就是从村里搬到县城来的。

    程秀才上头有两个姐姐,两个哥哥,底下原本有两个弟弟,夭折了一个,剩下那个也差点没活成。

    程家老两口以卖豆腐为生。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磨豆腐的苦就体现在一个磨字。

    凌晨就得起床把前一天泡好的黄豆磨出来制好,趁着天光微亮赶早拉去镇上卖,买豆腐的就图个新鲜。

    回来之后还得下地伺弄庄稼,教养娃子,孝顺父母,一天连轴转。

    两口子都是勤快人,祖传手艺豆腐做得好,攒了一些银子想着怎么也要供出个读书人来光耀门楣。

    程秀才两个哥哥没读过书,那会子家里也苦,想读也读不起。

    后来嫁了两个姐姐,得了些聘金,两个哥哥也疼爱程秀才这个弟弟。一个拜师学艺做了杀猪匠,一个拿了些本钱做起了收山货再转手倒卖到县里的二道贩子。

    一家人拧成一股绳就为了供程秀才读书。

    程秀自知不是什么天才,只能比别人更刻苦,书不离手杂事不沾身。村学师资水平有限,从十五岁第一次下场,到了十九岁时才考中秀才。

    在这期间两个哥哥娶了媳妇,生了娃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和娃子,两个嫂嫂的怨言就多了。

    光宗耀祖啥的她们想不了那么远,自家男人风里来雨里去赚的辛苦银子交到公中,基本填了小叔子的无底洞。

    一大家子一年连两身新衣裳都不舍得裁,吃的荤菜也是臭烘烘的猪下水居多。加上自己也生了儿子,自然也想攒下银钱留给亲儿子。

    考试接连失利,两个嫂嫂合计了一番,赶紧让公婆给小叔子说了一门亲事,等他一成家就开始闹分家。

    想读书可以,公婆愿意供也可以,就是别捎带她们光出钱看不到回报。

    程家老两口自然不同意,少了她们两家帮衬,老五还怎么心无旁骛做学问?

    两个嫂嫂大闹了一场,最后还是程秀才两口子好言相劝自愿分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