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门空间:种田娘子不好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章 饥民抵达环山村(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娘发问,犹豫了一会,转头看向安行舟目露询问。

    “舒姑娘问什么你答什么便是。”

    “是。”吴兴发低头回话,“草民十三岁开始烧窑,满打满算烧了十五年。烧过砖瓦、陶瓷,都是私窑。”

    “行。”舒映桐点点头,“安大人,等全部民工登记完,把烧窑人和泥瓦工挑出来吧。”

    “好。”安行舟挥手让吴兴发退下,“舒姑娘想要烧制砖瓦么?”

    “对。”

    住木棚不是长久之计,秋天一过,天气冷下来就要遭罪。

    泥胚房寿命短容易开裂,受风雨侵蚀容易滋生细菌,不如砖瓦房干净牢固。

    对于这个村子,她做好了规划,整齐的房屋是首要目标。

    “再挑几十名壮劳力进山采石。我需要大量青石条,工具都备好了么?”

    “准备好了!”安行舟面色欣慰地点点头。

    一次需要大量铁制工具,县衙里哪有这些。遣了衙差出去,半天时间不到就凑齐了。

    新官上任又是个性子好的,被欺压够了的商户和住户一听是为县里做好事,纷纷支持。

    只要不是接粮,什么都好说。

    “雪梅,来。”

    正和朱萸低头聊天的雪梅笑着上前,“姑娘有事尽管吩咐。”

    舒映桐点头,随即指了一下后面一群老弱妇孺,“安大人,那些不属于劳力的人就由她来管理吧。”

    和县衙办粥厂施粥不同,舒映桐采取的是计票制度。

    民夫清淤拓宽河道,每挑一担去衙差处登记计数,计满十五担可得一张二两杂粮票,多劳多得。

    县衙施粥一碗,能捞出来的碎米粒不到一两,而且是煮熟后计算的。

    二两杂粮米,煮成干饭能有五两左右。

    采石条同理,按条数领相应粮票。

    既防止有人滥竽充数,也让人有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工程进展效率大大提高。

    剩下的老弱妇孺大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每家基本有一到两个壮劳力。这些没被选中的人舒映桐也作了安排。

    衙差不享受朝廷俸禄,月俸都是知县私人发放的。所以垣县只有十几个衙差。

    衙差只来了一半,自己手上的事都忙不完,自然不会管饥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