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无意间多了位知己好友,连怎么来的都不知道。但是想着杨逍作为明教的光明左使,掌管数万教众,张无忌未当上教主之前,一切都是杨逍说了算,对于慕容家来说倒是个不错的强援。
杨逍既然将慕容复当做自己的知己,便不管与他年纪差了不少,一路上无所不谈,从明教教义到个人经历,再到天下大势。慕容复多在一旁听着,很少插嘴。
从杨逍的口中,慕容复也明白了明教能成为如此大的一个教派,掌管上万人,敢于朝廷元人抗争并不是全无道理。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教义理论,在思想上引导着众人的前进方向;又有抗元复明的口号作为战争根基,支撑着众人的战斗方向;再就是明教有自己独有的自上而下的完备管理体系,为了使这套完备的管理体系能依着规定的道路运行,还额外制定了一套明教条例和相应的执行官,用以监督教众。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明教才能在金书中脱颖而出,最终成功推倒外族统治者,而红花会或天地会就做不到。
慕容复听了这些话,瞬间好似醍醐灌顶,慕容家想做大做强光靠一个复兴燕国的口号是坐不稳的,并需还有更多的理论和体系作为支撑。
在往后的一段路程里,慕容复白天赶路,晚上若能住在客栈里,便通宵写信,送回燕子坞邓百川手中,里面有些事让邓百川去做。而邓百川收到这些信后,更是痛哭流涕地跪在慕容博的坟前,早在慕容复离开一个月后,慕容博就病死下葬。
四大家臣本以为慕容复住在曼陀山庄,可得知慕容复并不在的消息后,无人相信,因此还与李青萝发生了好多次矛盾。最后还是王语嫣出面,四大家臣方才相信,便开始满世界寻找慕容复的消息。可慕容复此时名不见经传,又少以真名向外宣称,自是难寻踪迹。
由于燕子坞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便只能独自先回了燕子坞处理事情,其余三人依旧在天南地北寻找慕容复的消息,此刻接到慕容复寄来的书信,便好似从鬼门关走了回来一般,若是慕容复有何不测,邓百川必定第一个自刎以谢慕容家世代知遇之恩。
这些事慕容复自然是不知道的,若不是有事需要他们去办,慕容复根本就不会想起给他们写一份信。也是因为在现代住的久了,以前父母担心都是发消息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