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们的兵力。
因为奉行精兵政策,因此大凉军每次最好集中力量于一个战场之上。
只要出现分兵的情况,不管他们的军士再精锐,也会出现人员不足的问题。
易秋娴等人听完岳道淳的回报,一边陷入沉思一边思考对策,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陛下,莫不如,我军开始扩大征兵规模吧?”
就连易秋娴也开始劝说项阳,改变现行的政策。
他们因为兵力短缺的问题,其实已经不止吃过一次亏了,军中有些将领确有微辞。
项阳却坚定地摇了摇头:“不何。”
他连犹豫都没有,可见这个问题在他的心里早就被否定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其实我军的政策并没有问题,大家这么长时间没有回关中,可是你们也能从后方传来的信件与物资供应上感受得出来,关中等地现在恢复得极好,即使经过大规模战乱,人口也能稳得住,而且经济发展更是超过了大乱前的水准。”
“我可以信心十足地告诉你们,若论战争潜力,哪怕是整个中原归于一人之手,与我军相争,最后的赢家也是我们!”
“现在的困境,其实倒是怪我们扩展过速了。”
项阳摸着下巴一个一个地点:“看,在全取关中之前,我们就分兵,顺利拿下河东与并州,打败岳虎军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进攻荆州和扬州。”
“这可是在两年之内发生的事情呀,你们回忆一下史书所载,可曾有我军这等表现的?”
众将听得纷纷点头。
在过去,他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不过那时军中将领全都是乐观的气氛,都觉得是陛下鸿福所至,大军战无不胜,才有这等战绩。
可是现在看来,这不全是好事啊。
当然了,他们也不会故意放慢速度。
大凉军当初在关中的战事顺利,也是得到了河东的大力支持的。
并州虽然短时间内拖了后腿,不过河东的盐铁直接给大凉军带来了巨额的财赋,也使得他们的商队策略大成功,各地的商人都要卖他们的面子。
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在不扩军的情况下,应对多个方向上的麻烦。
骑军受挫还不是关键,大凉军在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