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写的多诗情画意,越低俗,越有噱头就行。”
“五个画画不错的,叫他们不要画那些山川大海,叫他们画些小人图,能连续起来,定制成本。重点是要有故事连续。”
“最后五个,用来定制传单。帮商家们开业,富人大寿等等等一系列能捞钱的是写贺词,写文章。核心就是拍马屁!不用文笔功底,越虚假,越夸张就行。”
王辰絮絮叨叨的说着,吴长青已经目瞪口呆。
“他们都是有学识的人,不一定愿意这样做。”吴长青为难道。
“先骗他们签了书契,写明违约的后果,他们不敢的,然后再许诺好处,比如月俸啥的,你应该会的。恩威并施!”王辰面色平静,轻声说道。
“是!”吴长青无奈,恭敬的说道。
“去安排吧!”吴长青走了出去。
王辰坐在屋内深思,如果墨斋是用来输出内容,那么书肆就是用来扩大影响,做宣传的。
内容固然重要,但宣传更为重要。
前世听过一句话,宣传即是生产力,也是站斗力。
至于自己所想的新闻系统,先将手中的墨斋和书肆都运转经营开,然后积累财富,才能撑得起新闻系统的运转。
在糜烂的土地中积累财富,再用财富施肥道德之花。
至于折了些文人的风骨,他并不在乎。
如果自己的新闻系统弄了出来,最简单的来说,就是可以做到有报纸的产出,让每个人都可以关注朝事,关注民事!
这是好事,甚至可以实现诗人范仲淹所谓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但前提是需要庞大的财富来维持运转,所以用必要的手段来敛财对王辰而言根本没有心里负担。
他已经渐渐融入这个时代,开始学习用这个时代的眼光来看问题了。
历城唯一的书肆,王辰走了进去。
书肆的掌柜是个姑娘,见到王辰走了进来,也是迎了上去。
“女的?”王辰也是没想到。
“你好,王少爷,我叫邓丽君。”小姑娘主动的打了个招呼。
王辰也不意外她认识自己了将手中的书契,地契递给她看了看。
“第一件事,以后书肆的名字叫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