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起一家子在草庄上多呆了一天儿,原计划初四去县城滴,改成咧初五。
刘莉最喜欢去县城姑奶家咧,因为有好吃的豆腐脑儿和油条。
素芹的老姑和姑父在县城开了一个早点铺子,是她姑父的父母传下来的手艺,只卖油条和豆腐脑儿,生意挺好,所以,家境也好。
素芹老姑养活了俩儿子,都比素芹小,最大的那个跟赵来海同岁。
素芹从小能干又懂事,她十三岁那年,老姑得了一场大病,是素芹床头床尾的伺候滴,所以,老姑对素芹是真的好。
当年的那一小袋救活了赵来生的小米儿,就是她老姑偷摸着拿出来给她滴,开玩笑尼,那阵儿哪家都吃不饱饭啊?还敢把小米白送人?要是让她姑父知道喽,不打离婚都是好的哇!
早点铺子在她老姑家的大门东边,用木头支起了一个棚子,棚子顶上搭的石棉瓦,棚子里头有三张塑料桌子,棚子东头用砖头砌成了灶台,灶膛里烧着煤,用吹风机一直吹,火忒旺,大锅里滚着油。
灶台过来是一个宽条桌子,桌面儿用人造革包住咧,光滑不沾面。
面是起早发好滴,她姑父揪出一团面,揉吧揉吧揪成小块儿,再把小块儿抻吧抻吧拉长喽,然后首尾捏在一块儿,下头一卷,往油锅里一扔就好咧。
老姑家的大小子拿着一双长筷子,将油条来回翻俩个儿,待炸到金黄喽就夹出来放在灶台另一边的铁笊篱里控油。
素芹老姑负责舀豆腐脑儿和收钱。
豆腐脑儿是在家做好的,放在不锈钢桶里,桶外头裹着棉套子保温。
老姑一直忙活着,素芹他们停好车子走到她跟前咧,她才发现,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哎呀,素芹来咧!”
凤起和素芹先跟她姑父打招呼,“姑父,过年好呀,咋不多歇两天儿尼,大初五滴就开张咧?”
“今个儿头一天儿那,在家呆着没事儿干就开张咧,快跟你姑家去吧,和的面不多,半个点儿就卖完咧!”她姑父乐呵呵的说道,因为在灶台边的缘故吧,他看起来油光满面滴。
“姐,先家去。”大表弟附和。
老姑擦干净手,一把抱起刘莉,“走,我们家去。”
“中。”
“姑奶,过年好。”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