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房子:农村女的进城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赶集(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除了正月初二和正月初七两天外,大集是逢二、逢七必开的。

    赶集是庄户人家最爱干的事儿,尤其农闲的时候,几乎附近庄里头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会来赶集,而腊月二十二的大集虽然不是年前的最后一个集,却是货品最齐全的一个集,因为腊月二十七的集上,就只剩下一些卖肉、卖鱼和卖菜的咧,其他商贩是不来的。

    凤起驮着他大闺女,素芹拎着两个编织篮挤在人群里,人太多咧,只能一点一点的跟着人群往里挪。

    这种庄里头自发组织的大集,没别的,就是一个热闹,用人声鼎沸来形容也不为过,大浦河的集尤其如此,因为它是十里八乡最大的集呀,卖东西的人多,买东西的人更多,当然街溜子也不少。

    凤起家今个儿要买的东西不多,但素芹还是有点急,因为她老闺女一个人在家睡觉尼,万一醒喽哭闹可咋整?没人哄嗓子哭哑喽都有可能。

    “先去买衣裳吧?那边人少。”

    “中。”

    自从两口子决定盖房子分出来单过开始,他们就精打细算、能省则省、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瓣儿花。

    凤起经常出去打零工,身上的衣裳磨得快,一年到头新衣裳倒是不少做,她和她闺女却是三年没有置办过咧,尤其她大闺女从出生到这阵儿一直捡别人家的剩漏儿穿。

    今年总算缓过劲儿来咧,素芹就不打算委屈她娘俩咧!

    集上哪个地分儿卖啥?都是划分好滴。

    衣裳、布匹、鞋袜在一个地分儿、鸡鸭鱼肉在一个地分儿、锅碗瓢盆杂七杂八的在一个地分儿,点心小吃糖果在一个地分儿,还有卖瓜果梨的在一个地分儿。

    卖衣裳的和卖布的在大集的东旮沓。

    这阵儿卖东西的那是专门的营生,不种地,天天儿跑各个庄儿的大集,所以,他们都有骡子车或者牛车。

    把车一横,木头架子搭起来往车上一靠,就是一个展示架,架子上是一排一排的光滑竹竿,布和衣裳就整整齐齐的挂在上头,卖东西的站在架子前,他(她)前头还有一个长条桌,摆些碎布或者裤子、袜子啥的。

    素芹先挑了一些碎布,准备给她大闺女做几个套袖和围兜,又挑了一块花布,等开春给她大闺女做外罩,卖东西的扯好布,先用点心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